[实用新型]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8584.3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米尼莱普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9 | 代理人: | 罗银燕 |
地址: | 韩国忠清北道镇***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性 混凝土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具体地,涉及增加接地板的机械强度、为了防止龟裂的发生而在接地板的中央具有由金属或碳纤维形成的导电性金属线或由导电性水泥等形成的接地导电体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
背景技术
接地板是指通过将因雷击等的异常电压而产生的电流引到地面来降低接地电阻的为了安全地保护各种电子设备而埋设在地下的装置。
图1为示出现有技术的接地板的结构状态的图。
如图1所示,以往的接地板包括:接地杆5,在以等间距配置加强筋3的横杆1的两端部,在内周延固定设置形成有内螺纹部4a的连接器4;接地板10,包括矩形的导电层7,上述导电层7通过按规定厚度在上述接地杆5的外表面涂敷按规定比例混合电压降低效果优秀的多种材质而成的涂敷液来形成;结合部件15,在一侧形成插入孔13,在另一侧的外周延形成外螺纹部部11,从而在上述连接器4实现拆装;以及引线20,以与上述结合部件15的插入孔13结合成一体,被盖16覆盖。
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以往的接地板10使因雷击等而产生的异常电压通过向地表面延伸的引线20来被引到埋设在地下的接地板10,从而向周边的土壤放电,由此可稳定地保护各种设备。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接地板的结构中,因导电性水泥的龟裂等,在接地板引起导电性水泥的脱落,增加接地体的内部电阻,因而,接地的电气电子装置的接地状态变得不稳。
并且,为了减少接地电阻值,以往的接地板注入使用化学降低材料,由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土壤的污染、用在接地板的导电性金属部件的腐蚀、因降低材料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干燥或者被排出而导致的接地电阻的增加所引起的接地功能的丧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KR 20-0240611 Y1(2001年10月11日公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多种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使以往的因接地板的龟裂而引起的接地电阻值的变化最小化,可在接地板发生龟裂时使接地电阻的增加最小化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包括:导电性加强支撑体1,通过利用导电性碳纤维或金属线进行编织或织造而成;接地导电体2,由导电性水泥形成,包括由上述导电性碳纤维或金属线形成的导电性加强支撑体1;引线端子连接部3,与接地对象电连接;以及芯杆6,由导电性金属形成。
并且,优选地,上述芯杆与金属加强板5形成为一体或以可拆装的方式相结合,上述金属加强板5与上述加强支撑体1、接地导电体2及引线端子连接部3电连接或机械连接。
而且,优选地,上述接地导电体还包含石墨、氧化铁、氧化锌。
并且,优选地,上述接地导电体呈宽度方向剖面形状为矩形的板形态。
作为再一例,上述接地导电体呈宽度方向剖面形状为圆形的圆柱形态。
作为另一例,上述接地导电体呈宽度方向剖面形状为多边形的杆形态。
根据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即,通过在接地导电体内部形成导电性加强支撑体,通过混合石墨、方解石、导电性水泥、氧化铁、氧化锌、石灰石粉和必要杂质来形成接地导电体,由此不仅防止基于龟裂的接地电阻的增加,而且,当通过接地导电体中的石墨成分来改变埋设有接地体的土壤的水分含量时,接地电阻的变化程度相对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现有技术的接地板的结构状态的图。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第一例的剖视图。
图3为从图2的另一方向呈现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切开图2及图3中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立体图。
图5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第二例来切开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立体图。
图6为分解示出图5中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图。
图7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第三例来分解示出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图。
图8为示出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混凝土接地板的接地导电体的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米尼莱普斯有限公司,未经奥米尼莱普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8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防雷接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