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逆流过热过流过载智能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7310.2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新桥;卢卫荣;邱启宏;万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H01R13/66;H01R13/5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8 | 代理人: | 李永华,张广兴 |
地址: | 343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流 过热 流过 智能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逆流过热过流过载智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Type-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大小约为 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Type-C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制定,在2014年获得苹果、谷歌、英特尔、微软等厂商支持后开始普及。
往往消费者认为只要是接口能适配,无论是充电还是传输数据均用同一跟Cable,由此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低功率充电功能的数据传输器长期用于大功率充电电源上,会带来发热、发烫、高损耗、爆炸和起火等问题,危及消费者财产及人身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逆流过热过流过载智能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逆流过热过流过载智能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用的连接线无论是充电还是传输数据均用同一跟Cable,由此会带来的一系列,如发热、发烫、高损耗、爆炸和起火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逆流过热过流过载智能保护装置,包括带IC TYPE C接口,所述带IC TYPE C接口的右侧连接有转换块,所述转换块的右上方连接有TYPE C充电接口,且转换块的右下方连接有MICRO USB充电接口,所述带IC TYPE C接口右侧设置有带IC TYPE C 接口外模,且带IC TYPE C接口外模内部上方安装有带IC TYPE C接口上铁壳,所述带IC TYPE C接口上铁壳的下方安装有带IC TYPE C接口下铁壳,且带IC TYPE C接口下铁壳内部安装有带IC TYPE C主体,所述带IC TYPE C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内模,所述MICRO USB充电接口右侧设置有数据接口外模,且数据接口外模内部上端安装有数据上铁壳,所述数据上铁壳下方安装有数据下铁壳,且数据下铁壳内部安装有数据连接器,所述数据连接器的一端安装有数据内模,所述TYPE C充电接口右侧设置有充电外模,且充电外模内部上端安装有充电上铁壳,所述充电上铁壳的下方设置有充电下铁壳,且充电下铁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不带IC TYPE C主体,所述不带IC TYPE C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充电内模。
优选的,所述TYPE C充电接口和MICRO USB充电接口以转换块水平中心线成上下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带IC TYPE C接口上铁壳与带IC TYPE C接口下铁壳之间通过卡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上铁壳与数据下铁壳之间通过卡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上铁壳和充电下铁壳之间通过卡口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逆流过热过流过载智能保护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当外部环境温度过高过流过载,芯片电路探测到温度异常过流过载使智能芯片内部电路工作,控制场效应管断开电压输出,从而保护真个线路的安全性,从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同时当端口连接反时,可以保护充电设备防逆流作用,保护设备的电量不损耗,带IC TYPE C接口内部包含有带IC TYPE C接口外模、带IC TYPE C主体、内模、带IC TYPE C接口下铁壳、热感应零件智能控制芯片、PCB板,采用内模保护线材与上下铁壳固定处,采用外模包覆成型,当设备过流过载时,热感应零件智能控制芯片能够检测到温度异常、过流、过载这些异常,使智能芯片内部电路工作,控制场效应管断开电压输出,使得热感应零件智能控制芯片端口输出高电压,切换电压保护设备,能够保护整个线路的安全性,从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且当端口连接反时以保护充电设备防逆流作用,保护设备的电量不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IC TYPE C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数据传输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TYPE C充电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未经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7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