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6478.1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宇光;李耀;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音诺伟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1/2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7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炉是指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组件的热媒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的目的,热交换器组件是燃气热水炉的重要部件。
现有的热交换器组件,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铸铝热交换器[申请号:201620152684.0;授权公告号:CN206131819U],其包括集水器、分水器和换热器本体,集水器、分水器和换热器本体一体成型,换热器本体由多个换热片并排组成,换热器本体上设有多个紧固孔,多个换热片之间通过螺栓穿过紧固孔连接,集水器的集水端设有供水法兰,分水器的分水端设有回水法兰。
燃烧室一般是位于热交换器的顶部内的,即热交换器的顶部温度最高,顶部的换热效果最好,但是该种结构的铸铝热交换器顶部只有一个呈长管状的集水器,这就使集水器的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时间短,从而使集水器处的水的换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组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热交换器组件换热效率的同时使热交换器组件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交换器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内具有燃烧室,所述主体中具有水路通道,所述主体的下部具有进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通过水路通道与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主体顶部的一端具有绕燃烧室设置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使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过渡通道中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均与过渡通道的内侧壁相固连或者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过渡通道的内侧壁相固连。
热媒水从进水通道进入到主体内的水路通道中,水路通道中的热媒水与主体进行换热,水温逐渐升高,然后各水路通道中的温度升高的热媒水汇集到第一出水通道中,再经过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后流出,第一出水通道、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均位于主体的顶部,且均位于燃烧室处,过渡通道环绕燃烧室,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贴靠燃烧室,第一出水通道、过渡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的设置增大了水在燃烧室处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时间,从而提高热交换器组件的换热效率,避免燃烧室处布局高温;第一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强过渡通道的强度,提高耐压能力,即使该处水压较高,过渡通道的侧壁也不会破裂,从而使过渡通道的强度高,过渡通道不会损坏,使本热交换器组件的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组件中,所述过渡通道与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的外侧壁上设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过渡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的外侧壁上设有凸出设置的第三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设置提高过渡通道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处的强度,第三加强筋的设置提高过渡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处的强度,即使该处水压较高,连通处也不会渗水或破裂,从而使热交换器组件的强度高,不会损坏,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组件中,所述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呈射线状布置或者交叉布置。该种形状的布置放置,使连通处的强度均匀,即使水压较高,过渡通道也不会损坏,热交换器组件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组件中,所述过渡通道呈环形、呈弧形或者呈U形。燃烧器一般呈筒状,故燃烧室的入口一般为圆形,过渡通道的形状与燃烧室相匹配,过渡通道环绕燃烧室,使过渡通道中的水能够最大化的与燃烧室进行热交换,提高本热交换器组件的热交换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组件中,所述过渡通道的底部具有泄水孔。泄水孔处封堵,当需要时,通过泄水孔将过渡通道中的水、杂质等排出,使过渡通道不会堵塞。
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组件中,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开口,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进水通道封闭处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条凸出设置的第四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交叉设置。第四加强筋的设置可以提高进水通道封闭处的强度,而且第四加强筋交叉设置,使第四加强筋相互连接,提高第四加强筋的整体强度,提高该封闭处的强度,使该封闭处不会破裂,热交换器组件不会损坏,热交换器组件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音诺伟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音诺伟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6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