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5226.7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晶晶;丁勇宝;李慧娟;王克超;常建军;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闫聪彦 |
地址: | 0115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多种 真菌 毒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装置。
背景技术
真菌毒素是真菌生长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在粮食或饲料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等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条件,从而引起真菌毒素的污染。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作物遭受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约有2%的农作物因污染严重而失去营养和经济价值。
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均有害,尤其是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不仅分布比较普遍,而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较大。赭曲霉毒素是曲霉属和青霉属中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组次级代谢物,它包含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OTA)的毒性最强。动物试验表明,OTA主要会引起肝脏和肾脏毒害,长期摄入有致癌作用。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会将OTA定为2B组致癌物质(可能使人类致癌物),2002年我国粮食国家卫生标准中规定,谷物和豆类中OTA≤5μg/kg。玉米赤霉烯酮(ZEN)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它广泛地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等谷物中,具有很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为此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例如澳大利亚规定黑麦中不得超过0.06mg/kg,巴西规定玉米中不得超过0.2mg/kg,法国规定食用谷物中不得超过0.2mg/kg,罗马尼亚规定所有食品中不得超过0.03mg/kg。
目前,对于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及精密仪器分析法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检测方法都需要对样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前处理。免疫亲和柱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将特异性的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上,将其用于真菌毒素检测样本的前处理时,可以更好地消除影响因素、减小基质效应、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出现,达到有效分离、纯化目标物质的目的,具有选择性高、富集能力强等优点,因而成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针对真菌毒素检测样本的前处理方法。
在实际的真菌毒素检测样本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种毒素,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多个具有单一抗体的免疫亲和柱分别对多个样本进行分离纯化,不仅耗时较长,且消耗的提取剂及废弃物处理剂等化学试剂的量也较多。以检测2种真菌毒素的8组平行样品为例,需花费30h、1200mL乙腈和4000mL次氯酸钠。为此,研究者们相继开发了一些具有至少两种抗体的复合免疫亲和柱,但这种复合柱的高成本阻碍了其广泛应用。鉴于此,如何对现有的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装置进行改进,是本领域尚未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的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装置需多个样本多次过柱而导致耗时长、耗化学试剂量大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只需一次过柱即可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层析柱,相邻两个所述层析柱之间设置有转接头;
所述转接头包括至少三个层叠设置的圆片,多层所述圆片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下一级所述层析柱的内径介于相邻两个所述圆片的直径之间;
所述转接头的上表面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口径大于上一级所述层析柱的排液口的口径;所述转接头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液口。
优选地,多层所述圆片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水平面。
优选地,在相邻两个所述圆片中,下层所述圆片的周缘与下一级所述层析柱的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的内壁与上一级所述层析柱的排液口的外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层析柱沿竖直方向串联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液口向下延伸形成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的末端接近下一级所述层析柱中的填料。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转接头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转接头的下表面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层析柱为免疫亲和柱。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免疫亲和柱中的抗体均不同。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至少一个所述层析柱的固定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5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螺母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道接头攻丝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