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地源热泵管道沉淀堵塞影响的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1998.3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9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叶耀东;孙晶;姜伟伦;张晶;戴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20044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泵管 沉淀 堵塞 影响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地源热泵管道沉淀堵塞影响的构造。
背景技术
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要求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对重点地区、流域、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总量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公建项目均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传统采暖、制冷设备能源利用率低、运行费用高、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地源热泵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冷、制热设备,它是利用浅层地热能源来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目的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具有十分显著的节能效果和减排优势,因此地源热泵技术是一项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地源热泵等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部和一些省市的建筑节能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使用地源热泵,从技术和财政上给予大力扶持。以《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3】2号文),再次明确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3】48号),到2020年,地热能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指标,将形成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体系。如此优越的背景下,发展地热能技术前景广阔,许多地方各级政府把发展地源热泵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一个契机。
地源热泵在我国应用已十年有余,部分项目虽然在建设期间经过了科学详尽的计算、试验、论证过程,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施工,但仍出现随使用时间增长,地埋管换热系统效率降低,流速减慢,甚至出现损伤热泵机组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系统运行管理不到位,成本高,技术性要求高,导致地埋管换热系统水处理质量不达标,造成杂质带入并在竖直地埋管内形成沉淀,由于竖井较深,管道内沉淀物无法靠水流动力自动排出,逐渐造成管道堵塞,影响水的正常流速及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廉但对于降低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杂质沉淀导致的堵塞现象十分有效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低地源热泵管道沉淀堵塞影响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外地坪下的主体管道,所述主体管道包括设置在主体管道下部的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上部设有一道水平旁通管,所述水平旁通管与所述U型管形成并联的水循环回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有沉泥短管,所述沉泥短管与所述U型管相互连通,收集水中沉淀物,在一定运行时间内保证U型管畅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增设一道水平旁通管和一段沉泥管可大大提升地埋管正常使用寿命,保障管内水循环效率及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室外地坪2、主体管道3、水平旁通管
4、U型管 5、沉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降低地源热泵管道沉淀堵塞影响的构造,包括设置在室外地坪1下的主体管道2,主体管道2包括设置在主体管道下部的U型管4,U型管4的上部设有一道水平旁通管3,水平旁通管3与U型管4形成并联的水循环回路。U型管4的底部设有沉泥短管5,所述沉泥短管与所述U型管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直地埋管U型管上部增设一道水平旁通管,形成带有一定高差的并联环路,循环水中约90%以上的杂质在重力影响下在管底沉淀,设置在U型管下的沉泥管收集水中沉淀物,在一定运行时间内保证U型管畅通,水平旁通管也可长期保持清洁,从而保证水正常循环,进而保证地埋管热交换效率。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施工前精确定位,确保井的成孔质量,严格控制孔的深度,钻孔间距应满足竖直地埋管换热需要;
2.制作好带水平旁通管和沉泥管的U型管接头,采用热熔与竖管对接,确保管段外径、壁厚一致,并保证端口附近光滑平整;
3.竖直地埋管试压,在插入井前,应按要求进行水压试验,保证地埋管不渗漏;
4.带水平旁通管的地埋管下管,利用专用钻杆改装的U型叉,叉住地埋管的U型弯,将立管装入井中;
5.灌浆回填,带水平旁通管的地埋管安装完毕后,立即用黄砂、水泥、膨润土等混合料由下往上回填,确保钻孔回填密实无空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1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掉片平行流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