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波耦合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1759.8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3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彦波;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2 | 分类号: | G01N21/6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波 耦合 等离子体 原子 发射 光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离子体光谱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波耦合等离子体(MCP)原子发射光谱仪,该仪器可直接进样气态样品进行测量或经雾化器进样液态(含有机溶剂)样品进行测量。
背景技术
原子发射光谱仪是目前通用的一类光谱分析仪器。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领域,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简称ICP)原子发射光谱仪,但是,ICP光谱仪气体消耗多、整机价格贵、运转费用高,不适合对运行成本有约束的普通用户使用。另外,ICP光谱仪难以测定卤素等非金属元素。
1985年,吉林大学发明了微波等离子体炬(简称MPT)。以MPT为激发光源的MPT原子发射光谱仪成为当时业内研究的热点,如中国专利局公开号为CN10513674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仪”,其结构包括大功率微波等离子体炬光源系统、气路控制系统、进样系统、微波源系统、微波传输系统、分光检测系统、检测控制系统等,该光谱仪解决了ICP光谱仪一直存在的价格和运转费用过高的问题,但是,MPT光谱仪的激发光源存在样品承受能力差,需要增加去溶单元消除样品气溶胶中的大量水分,造成仪器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去溶单元内部的硫酸吸收水分的能力会逐渐变化,使得仪器测量基线产生长期漂移,影响测量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耦合等离子体(MCP)原子发射光谱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微波耦合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光谱仪,结构有:气体流量控制单元1、进样单元2、微波单元3、分光单元5、控制与检测单元6、数据处理与显示单元7和恒温冷却单元8,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MCP谐振腔单元4;其中气体流量控制单元1用以精确控制各路气体流量,并稳定输送至MCP谐振腔,构成MCP的气体要素,保持等离子体炬焰稳定工作;进样单元2利用气体流量控制单元1输出的载气经雾化器将液态样品雾化形成的气溶胶输送至MCP谐振腔的样品管内,或者由蠕动泵直接泵入气态被测样品至MCP谐振腔的样品管内;微波单元3用以提供连续输出的功率可调的微波能量,构成MCP的能量要素;并且,经第一环形器传输微波能量至MCP谐振腔,并经第二环形器实现MCP谐振腔单元产生的微波反射功率动态测量;MCP谐振腔4具有嵌套同轴结构,MCP谐振腔统合气体要素和能量要素,所形成的等离子体多重复合、能量集中、功率密度高、高温区长,炬形粗壮、准直、稳定,具有明显的中央通道,对样品的承受能力和激发能力强;分光单元5用以接收样品激发后产生的光信号并形成光谱分析信号;控制与检测单元6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以控制各个系统并检测光谱信号;数据处理与显示单元7以计算机和打印机为核心,用以传输、处理、显示和输出光谱分析结果;恒温冷却单元8用以冷却微波单元3,使之可以长时间稳定输出微波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1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