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析柱原油自动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0538.9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麦文;钟鸿鹏;苏文辉;陈金定;税蕾蕾;谢伟浩;付丽萍;王若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玥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析 原油 自动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用于原油中蜡、胶质和沥青质的分析的层析柱原油自动分析仪。
背景技术
随着勘探开发规模的增大,原油检测样品量也逐年增加,而每个原油样品的蜡、胶质和沥青检测周期为5天,因此,手工作操作的方式难以满足甲方的生产要求。按照行业标准SY/T 7550-2012《原油中蜡、胶质、沥青质含量测定法》检测原油中的蜡、胶质和沥青含量,采用层析柱法,即将原油先吸附在层析柱中的氧化铝吸附剂上,然后根据吸附性能差异,用不同的溶剂将不同组分洗脱下来,再通过加热将溶剂挥发、称重,过程繁琐、数据重复性差、检测周期长、效率低,并且使用大量有毒有害试剂,危及员工健康、污染环境等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模拟人工智能自动加注溶剂和接收其自动析出的原油中的蜡、胶质和沥青质组分的分析仪,适用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等油品分析。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智能降低人为误差,提高样品检测质量,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降低检测周期,提高数据重复性,减少操作人员对有毒溶剂接触时间,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职业卫生健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析柱原油自动分析仪,包括液体喷注模块、主机结构模块、自动接样模块、溶剂储备驱动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所述主机结构模块内固定有若干个渗析管;所述溶剂储备驱动模块包括若干个盛放不同试剂的耐压防爆储液罐和与所述耐压防爆储液罐相连接的真空泵;所述液体喷柱模块固定在所述主机结构模块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压-吹气模块、供液管束、喷注加液模块和顶盖计量模块,所述供液管束与所述耐压防爆储液罐相连接,所述顶盖计量模块位于所述渗析管的顶部上方;所述自动接样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机结构模块的底部,包括底盘模块和若干组设置在所述底盘模块上、位于所述渗析管底部并与所述渗析管一一对应的接样瓶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主机结构模块上的光电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光电控制模块、所述液体喷柱模块和所述自动接样模块相连接的控制电箱。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计量模块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所述渗析管顶部、与所述渗析管一一对应的喷柱头,和若干个分别与每一个所述喷柱头的供液口相连接的流量计,所述喷柱头的供气口连接至所述加压-吹气模块的吹气模块;所述喷注加液模块包括管汇和若干个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流量计相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管汇设置有供液口、供气口和出口,所述管汇的出口与每一个所述电磁阀相连接;所述供液管束由若干根与所述耐压防爆储液罐一一对应的供液管组成,所述供液管的进口与所述耐压防爆储液罐和所述加压-吹气模块的加压模块相连接,所述供液管的出口分为气路和液路,所述气路连接至所述管汇的供气口,所述液路连接至所述管汇的供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喷柱头均连接有喷柱头气动装置实现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结构模块包括两根立柱,以及由上至下设置在所述立柱之间、能调整彼此之间距离的渗析管顶架、渗析管定位架和渗析管下托架;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盘模块上;所述渗析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渗析管定位架上,所述渗析管的底端漏嘴固定在所述渗析管下托架内;所述顶盖计量模块和与所述顶盖计量模块的喷柱头相连接的喷柱头气动装置均固定在所述渗析管顶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模块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顶面的底座前盖;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若干条与所述渗析管一一对应的支架,每一条所述支架上均设置有接样气动装置;每组所述接样瓶组包括放置在所述底座前盖上、沿所述支架方向布置的接样载台,和放置在所述接样载台上的三个接样瓶,所述接样载台与所述接样气动装置相连接实现前后水平移动和上下升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防爆储液罐的罐塞上设置有进气管线和供液管线,所述进气管线连接至所述真空泵的可调节气源,所述供液管线连接至所述供液管束的供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防爆储液罐的进气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防爆储液罐的罐塞上设置有扣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控制模块包括若干组与所述渗析管一一对应的光电组,每一组所述光电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渗析管两侧的红外光电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控制模块还包括在实验过程中加入所述渗析管中间细管中的浮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0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