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9704.3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郑人木;俞星;高峰;倪立军;方陶银;李隽;王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天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弹仪。
背景技术
混凝土回弹仪用以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现场检测用的最广泛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仪器,混凝土回弹仪的基本原理是用拉簧驱动重锤,重锤以恒定的动能撞击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触的弹击杆,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转换为弹击杆的反弹动能,当反弹动能全部转化为势能时,弹击杆反弹达到最大距离,仪器将弹击杆的最大反弹距离以回弹值(最大反弹距离与拉簧初始长度之比)的名义显示出来,通过回弹仪可以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但目前市面上的回弹仪受其没有夜视功能的影响,使得回弹仪本身在昏暗环境下作业范围受到限制,如,对在建工程地下室进行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因为地下室没有接电,光线又不好,在对混凝土进行回弹检测时,无法看清回弹仪的读数,此时就需要另外一个人打开手电配合,才能完成检测,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回弹仪,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中心导杆和弹击锤,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盖帽,所述中心导杆上套接有穿设于盖帽的弹击杆,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观察读数的观察窗,该回弹仪还包括:
触发组件,用于被触发时输出一触发信号,该触发组件包括设置在弹击杆上的磁性圈、以及设置在盖帽上被磁性圈触发以输出触发信号的干簧管;
照明灯,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上用于提供观察窗光线补偿;
开关部,耦接于触发组件以接收触发信号,并响应于触发信号以控制照明灯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回弹仪在测量使用时,弹击杆被压缩,使得弹击杆上的磁性圈触发干簧管导通,干簧管输出一触发信号至开关部中,开关部控制照明灯启动,照明灯能提供观察窗光线补偿,由此,在地下室等昏暗环境中,照明灯提供的光线补偿,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观察窗进行读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一端铰接在壳体上的第一支杆、以及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杆另一端的第二支杆,所述照明灯设置在第二支杆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支架放置的容纳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通过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互铰接而成,因此,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翻折呈水平置于容纳槽中,以方便该回弹仪的收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壳体之间、以及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的铰接处采用紧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的铰接处均采用紧配合,因此,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在翻折过程中,能在任意位置上进行停留。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检测周围光线强度以输出一光线检测信号的光线检测组件、耦接于光线检测组件和触发组件以分别接收光线检测信号和触发信号并输出逻辑信号的逻辑门电路,所述开关部响应于逻辑信号以控制照明灯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线检测组件和逻辑门电路的设置,且只有当周围光线强度较低且触发组件输出一触发信号时,照明灯才会被启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能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光线检测组件包括:
光线检测部,用于检测周围的光线强度以输出光线检测值;
光线比较部,耦接于光线检测部以接收光线检测值,并将光线检测值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光线检测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线检测部检测周围的光线强度以输出相应的光线检测值,光线比较部将光线检测值与预设的基准值进行比较,输出相应的光线检测信号,电路结构简单。
优选的,所述逻辑门电路为与门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门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后期的维护与更换。
优选的,所述开关部为双向可控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向可控硅作为开关元件使用,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在地下室等昏暗环境中,照明灯提供的光线补偿,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观察窗进行读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天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天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9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石膏板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合成革使用寿命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