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田排污水的自动闸门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7587.7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5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杜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东军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田 污水 自动 闸门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排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排污水的自动闸门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多数油田进入开采的中后期,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采出污水,大部分的采油污水经处理后回注油层,但是仍有多余的污水需要外排。目前油田外排污水主要是经曝气生化处理后COD浓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COD≤150mg/L)排放。
现有技术在污水经过处理后,由人工控制进行排放,一次性进行排放,这种排放方式,若是井场内多个油井的污水的同时排放,会使得排污通道内的污水短时间内大量排出,不仅使得污水在短时间内直接通过一条通道大量排放,不仅容易导致排污通道内的污水溢出,而且污水排放后给污水进行自然的净化带来很大的压力,净化效果非常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油田内多个油井的排污水同时经过一条通过排放所带来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田排污水的自动闸门驱动系统,包括通信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变频器,闸门驱动电机,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控制器、变频器电连接,用于提供通信模块、控制器、变频器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控制器与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变频器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通过变频器与闸门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通过变频器控制闸门驱动电机进行工作。
所述通信模块的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天线Y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为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1与接地端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还通过电容C4与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为通信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与接地端电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还通过电感L3与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 C5的一端通过电容C6与天线Y1电连接,天线Y1还通过电容C7与接地端电连接,电感L2设置于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之间。
所述变频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容 C8,电容C9,电容C10,电感L4,电感L5,电感L6,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6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6与电源输入端H3电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变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10 串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感L5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与电源输入端H2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与变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9串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感L4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4 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与电源输入端H1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 与变频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8串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接地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油田排污水的自动闸门驱动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油田污水的排放,而且能够协调排放各个油井排出的污水,使得多个油井的污水排放有序进行,从而避免多个油井的污水同时排放,造成排污水的排污通道内的污水短时间内大量溢出,可以缓解污水排放后,大自然进行净化的压力,使得净化效果非常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油田排污水的自动闸门驱动系统原理图。
图2是通信模块电路图。
图3是变频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东军,未经杜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7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解炉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气设备用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