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纫机针穿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7528.X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董益群;黄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涌川文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87/02 | 分类号: | D05B8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5400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机 穿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缝纫机针穿线器。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一种常见的衣物缝制工具,然而缝纫机在工作前需要将外部的引线从缝纫机针的线孔穿过,由于线孔过于细小,为了降低穿线的难度通过穿线器进行引线,通用的穿线器是通过弹性丝的张力构成勾线结构,在进行穿线时,线绳会与勾线丝形成垂直交角,穿线时会出现卡顿,拉力过度时勾丝会将线绳绞断,导致穿线失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缝纫机针穿线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针穿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针穿线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表面中部卡装有第一半筒,所述第一半筒左端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上表面中部卡装有第二半筒,所述第二半筒左端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缘与第二外壳的上缘均焊接有铰接瓣叶,所述铰接瓣叶通过铰轴进行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缘对称焊接有两个咬合爪,所述咬合爪的延展圆弧角度为°。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半筒与第二半筒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为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内凹表面覆有光滑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宽为第一半筒内径的五分之四,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宽为第二半筒内径的五分之四。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上缘开有匹配咬合爪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放式的夹线方式,将线绳与穿线装置处于同向,而后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构成的整个圆筒将线绳从线孔穿过,避免了垂直交角构成的结节过大导致的穿线卡顿,也避免了穿线过程中的穿线装置与线绳出现垂直绞力,从而保证线绳不会被绞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第二半筒,6、咬合爪,7、第二外壳,8、铰轴,9、铰接瓣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针穿线器,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7,通过拼合构成整个装置的整体外壳,所述第一外壳1上表面中部卡装有第一半筒2,形成一个半圆的内腔,为线绳的滑动提供一部分腔体,所述第一半筒2左端开有第一凹槽3,配合第二凹槽4为线绳穿线的提供夹持作用,所述第二外壳7上表面中部卡装有第二半筒5,配合第一半筒2构成整筒限定线绳的滑动,所述第二半筒5左端开有第二凹槽4,配合第一凹槽4构成一个夹持的穿孔,所述第一外壳1的下缘与第二外壳7的上缘均焊接有铰接瓣叶9,所述铰接瓣叶9通过铰轴8进行铰接,通过铰轴8的穿结将铰接瓣叶9构成完整的铰接结,实现转动功能。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外壳7的下缘对称焊接有两个咬合爪6,所述咬合爪6的延展圆弧角度为120°,通过咬合爪6的扣合作用实现装置的合并,而120°的弧角能够更好的完成咬合作用。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7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半筒2与第二半筒5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为对称结构,通过对称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实现整个装置合拢,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工作更加顺畅。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的内凹表面覆有光滑胶垫,在保证咬合力的时候,还能使得线绳能够进行相当滑动。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凹槽3的槽宽为第一半筒2内径的五分之四,所述第二凹槽4的槽宽为第二半筒5内径的五分之四,使得线绳的直径小于第一半筒2与第二半筒5构成的整筒直径,降低摩擦力,使得线绳的相对滑动更容易。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外壳1上缘开有匹配咬合爪6的卡槽,使得咬合爪6的咬合更加便捷。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7分开,线绳沿第一半筒2和第一凹槽3放置且外延一部分,而后合实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7,使得线绳收纳在第一半筒2和第二半筒5构成的筒腔内,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构成的夹持腔口将线绳进行夹持,穿过线孔后,固定线绳,拉动装置发生相对滑移,装置退出线孔,打开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7,实现线绳脱离,达成穿线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涌川文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涌川文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7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可同步收展软振子天线
- 下一篇:一种超大型可快速展开及折叠天线的阵面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