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6939.7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力;王蒙;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 | 分类号: | F16F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轴 阻尼减震 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 装配 减震套 阻尼块 可拆卸连接件 安装方式 汽车部件 首尾对接 衔接处 卡接 拆卸 松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装配、拆卸以及定位困难、装配后易松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包括卡接在驱动轴外的减震套,该减震套包括两个呈首尾对接的阻尼块;两所述阻尼块之间的衔接处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此结构便于调整其在驱动轴上的位置,安装方式简单,解决装配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上都装有减震器,其结构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可靠,舒适性和操控性。驱动轴的阻尼减震结构主要起到避开因发动机产生振动时造成的与驱动轴共振的问题,减小震动、降低噪声,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保证车辆的安全性。普遍采用的阻尼块减震结构一般为一体式结构,装配时需先驱动轴轴杆从阻尼块减震器中间孔中穿入,后采用工装夹具将阻尼块减震器进行定位,最后通过一次性卡箍进行夹紧处理防止松脱。现有的阻尼减震结构装配及定位困难,装配后易松动,阻尼减震结构沿驱动轴方向蹿动,这就有可能造成阻尼减震结构与驱动轴之间发生磨损,减震套的受损程度加剧,并且严重影响驾乘的舒适性,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另外现有技术中阻尼减震结构装配后不可拆卸及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装配、拆卸以及定位困难、装配后易松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包括卡接在驱动轴外的减震套,该减震套包括两个呈首尾对接的阻尼块;两所述阻尼块之间的衔接处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两所述阻尼块为半圆弧形,在两所述阻尼块的内弧面上均设有限位筋,该限位筋沿所述阻尼块圆弧方向设置;相应的所述驱动轴上沿其周向设有与所述限位筋对应设置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阻尼块端部两侧内的两个插孔和设置于另一所述阻尼块端部两侧的两个插片;两所述插片分别对应两所述插孔插装;各所述插片前端均设有向外侧的卡钩,相应的各所述插孔的孔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卡止的卡口。
进一步地,所述卡钩为倒三角形,所述卡钩的前端设有圆弧导入头;所述卡钩的宽度与所述插孔的宽度相适应。
进一步地,两所述阻尼块上各设有两个限位筋,其中一个所述阻尼块上的一个所述限位筋与另一所述阻尼块上的一个所述限位筋首尾拼接,形成第一限位环,同样的,一个所述阻尼块上的另一个所述限位筋与另一所述阻尼块上的另一个所述限位筋首尾拼接,形成第二限位环;相应的所述驱动轴上沿其周向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块外设柔性外套,该柔性外套的材料为橡胶或柔性塑料其中之一;所述阻尼块的材料为硬金属或硬塑料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套固定在驱动轴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所述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一种可拆卸驱动轴阻尼减震结构,包括卡接在驱动轴外的减震套,该减震套包括两个呈首尾对接的阻尼块;两所述阻尼块之间的衔接处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此结构便于调整其在驱动轴上的位置,安装方式简单,解决装配困难的问题。此结构中无需通过一次性卡箍进行夹紧处理防止松脱,所述卡钩可多次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6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