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创椎体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5185.3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1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臻;陈洁;邱勇;朱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0 | 分类号: | A61B90/10;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标尺 测量体 轴向方向 滑动 椎体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连接件 无创 单人操作 平行设置 定位体 铰接 位体 体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创椎体定位装置,无创椎体定位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坐标尺和第二坐标尺,第一坐标尺的一端与第二坐标尺的一端铰接,一测量体一端连接在第一坐标尺上,且该端能沿着第一坐标尺的轴向方向滑动,测量体的另一端越过第二坐标尺,一测量体连接件一端与第二坐标尺连接,且该端能沿着第二坐标尺的轴向方向滑动,测量体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测量体连接,且该端能沿着测量体的轴向方向滑动,一定位体与测量体平行设置,且定位体一端连接在第一坐标尺上,定位体能沿着第一坐标尺的轴向方向滑动。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便,定位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单人操作即可,准确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仪器,特别涉及脊柱外科手术相关的一种无创椎体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椎体定位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必需的环节。常用的脊柱手术椎体定位法通常根据术前CT及X线片触摸棘突,通过定位针头或标志物在X线下辅助定位。
以上两种椎体定位方法各有利弊。针头定位法因金属针头可于X线下显影,操作简便,定位准确。但针头置入存在损伤脊髓与神经的机率,常用于第二腰椎及以下节段脊柱手术病人,颈椎、胸椎节段手术、脊柱侧弯严重及既往有椎板切除手术史的病人均为禁忌;因为有创操作,多用于麻醉状态下的病人。摆放克氏针等标志物定位方法虽为无创,仅适用于单个或少数节段脊柱手术病人,对于节段较长的脊柱手术极不便利。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手术医生在术前定位脊柱手术相关节段,多选择以上两种定位方法之一,但对于部分病人,因手术时体位等非病理客观因素导致两种方法均受到使用限制,只能通过参照术前X光摄片或CT检查结果,经体表解剖定位或经验性触摸棘突定位手术节段,对于椎体畸形、融合、移形变异等或骨性标识定位错误、胸椎腰化、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导致定位错误,而出现术中探查部位扩大、误切正常椎间盘、手术无效等严重后果。为解决这一难题,手术医生常通过多次X线透视定位手术节段,大大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患者接受X线照射次数及环境中的电离辐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无创椎体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无创椎体定位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坐标尺和第二坐标尺,第一坐标尺的一端与第二坐标尺的一端铰接,一测量体一端连接在第一坐标尺上,且该端能沿着第一坐标尺的轴向方向滑动,测量体的另一端越过第二坐标尺,一测量体连接件一端与第二坐标尺连接,且该端能沿着第二坐标尺的轴向方向滑动,测量体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测量体连接,且该端能沿着测量体的轴向方向滑动,一定位体与测量体平行设置,且定位体一端连接在第一坐标尺上,定位体能沿着第一坐标尺的轴向方向滑动。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定位体的另一端越过第二坐标尺,一定位体连接件一端与第二坐标尺连接,且该端能沿着第二坐标尺的轴向方向滑动,定位体连接件另一端与定位体连接,且该端能沿着定位体的轴向方向滑动。
上述的第一坐标尺与第二坐标尺能相互固定,测量体与第一坐标尺之间、测量体连接件与第二坐标尺之间、测量体连接件与测量体之间、定位体与第一坐标尺之间、定位体连接件与第二坐标尺之间以及定位体连接件与定位体之间均能相互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5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