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4030.8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磊;张超;王吉远;龙泉;石一迪;刘丽丽;李新宇;王朝;弥崧;赵树良;刘澈;张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华亿能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199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风机 雷电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1)、设置于风叶轮毂上的风机叶片(2)、雷电监测装置和设置于风叶轮毂的转动轴上的风叶接地点(5);风机叶片(2)的端部设置有风叶接闪器(21),风叶接闪器(21)通过导线组(4)与风叶接地点(5)接地连接;所述雷电监测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线圈(31)、电流补偿电路(32)、放大电路(33)、A/D转换电路(34)、信号传输电路(35)、电流计数器(36);所述电磁感应线圈(31)套接于导线组(4)上,电磁感应线圈(31)的电流输出端连接电流补偿电路(32)和电流计数器(36),电流补偿电路(32)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33)、A/D转换电路(34)、信号传输电路(35)依次连接,电流计数器(36)的输出端连接信号传输电路(35)的输入端,信号传输电路(35)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主机(1)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叶片(2)包括外部叶片层(22)和内部叶片层(23),外部叶片层(22)包裹于内部叶片层(23)外,外部叶片层(22)与内部叶片层(23)之间设置有中间导电网层(24),中间导电网层(24)通过中间导电网接地线(25)连接风叶接地点(5);所述风叶接闪器(21)外套接有绝缘套(26),绝缘套(26)与风机叶片(2)粘接固定,风叶接闪器(21)通过绝缘套(26)与中间导电网层(24)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导电网接地线(25)上套接有电磁感应线圈二(61),电磁感应线圈二(6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电流补偿电路二(62)、放大电路二(63)、A/D转换电路二(64)、信号传输电路二(65),信号传输电路二(65)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主机(1)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叶片层(23)的内表面上贴合有内部导电网(27),内部导电网(27)连接有内部导电网接地线(28),内部导电网接地线(28)连接风叶接地点(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导电网(2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部绝缘层(29),绝缘套(26)依次穿过外部叶片层(22)、中间导电网层(24)、内部叶片层(23)、内部导电网(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导电网接地线(28)上套接有电磁感应线圈三(71),电磁感应线圈三(7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电流补偿电路三(72)、放大电路三(73)、A/D转换电路三(74)、信号传输电路三(75),信号传输电路三(75)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主机(1)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6所述的基于计算机风机雷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35)、信号传输电路二(65)、信号传输电路三(75)为有线信号传输电路或无线信号传输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华亿能风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华亿能风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40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吸盘报警电路
- 下一篇:一种汽车的车载设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