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明急救箱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1559.4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尹文;赵威;李晓娇;张小梅;周亚娟;曹彩霞;徐阳;薛海霞;舒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急救箱 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急救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急救箱封条。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急救科室,尤其是急救车上,会设置多种规格的急救箱,急救箱中具有明确的急救物资。为了避免在进行急救时由于急救箱中物资缺失而导致急救问题,急救医务人员需要定期且频繁的检查各个急救箱,避免由于盗窃或者补充不及时导致的急救物资缺失,这大大增加了急救医务人员的负担。现有的封条的目的仅仅在于提示,提示他人不要使用封存物品,即便他人违规使用封存物品后也可以较容易复原封条,因此,封条的完整性往往难以高效的预示封存物品的状态的完整性。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急救箱封条,其可以高效地指示急救箱在封存后是否被开启,使得急救医务人员无需开箱验视就可以明确知晓箱内物资状况,减轻急救医务人员的日常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急救箱封条,其可以高效地指示急救箱在封存后是否被开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透明急救箱封条,包括薄膜状封条和封条下方的粘结层,薄膜状封条包括标签部,标签部两侧对称地依次设置连接部和粘贴部;
粘结层设置在粘贴部的下方,形状与粘贴部的形状一致;粘结层包括与粘贴部相连的不干胶层和不干胶层下方的离型纸层;
粘贴部包括第二粘贴条、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粘贴条和连接第一粘贴条与第二粘贴条的粘贴连接条;
其中,在第二粘贴条与粘贴连接条的结合处、第一粘贴条与粘贴连接条的结合处、在第一粘贴条与连接部的结合处、标签部与连接部的结合处均设置呈锐角的剪切口。
优选地,标签部的正面一侧设置识别码区,识别码区设置有条形码或二维码。
优选地,标签部设置用于存放标签的透明的口袋,口袋开口处设置密封条。
优选地,标签部的边缘粘贴有荧光层。
优选地,第一粘贴条的长度是宽度的5倍以上。
优选地,第二粘贴条的长度是宽度的5倍以上。
优选地,粘贴连接条的长度是宽度的5倍以上。
优选地,第二粘贴条的两个剪切口之间、第一粘贴条的四个剪切口的任意两个剪切口之间、连接部与标签部的连接处的两个剪切口之间,均设置有针孔状的撕断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明急救箱封条,包括薄膜状封条和封条下方的粘结层。其中,粘结层采用常规的不干胶和离型纸层的结构,工艺成熟,便于制备。标签部和连接部的下侧面不设置不干胶,其不能粘贴到急救箱上,这将使得标签部和连接部的受力可以相互传导,使得外力可以充分寻找薄膜状封条的薄弱环节进行破坏,使得薄膜状封条受到外力时容易破损。粘贴部包括第一粘贴条、第二粘贴条和粘贴连接条,三个相连的薄膜状条状物再加上薄膜状连接部形成的整体,使得薄膜状封条在标签部的一侧容易弯折,其在失去离型纸或失去急救箱的支撑后,容易发生弯折并相互粘连。薄膜状条状物之间通过不干胶粘连以后难以分离,且分离是容易导致薄膜状条状物破损。剪切口的设置,使得外力能够以应力集中的方式迅速破坏薄膜状封条。如此,将标签部两侧的粘贴部分别粘贴在急救箱开合的两部分上,实现对急救箱的封存。当需要使用急救箱时,仅需对薄膜状封条稍微用力,即可以借助剪切口破坏薄膜状封条,方便急救医护人员使用急救箱。若有其他人员试图在不破坏薄膜状封条的前提下开启急救箱时,其需要将粘贴部从急救箱上揭下,即需要将第一粘贴条、粘贴连接条和第二粘贴条从箱体上揭除,该步骤中极容易导致薄膜状封条在剪切口处破损,为医护人员提供警示;即便他人成功的揭下了第一粘贴条、粘贴连接条和第二粘贴条,由于该三部分的背面均具有粘合剂,各部分均柔软且呈长条状,第一粘贴条、粘贴连接条和第二粘贴条很容易相互黏连而难以分离,且分离过程中更容易导致剪切口处的破裂,使得被揭除的薄膜状封条很难再重新完整的粘贴到急救箱上。因此,当急救箱上使用该透明急救箱封条时,若封条完整,粘结完全,则极大概率可以推测急救箱内物资完备,无需急救医务人员开箱验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急救箱封条的薄膜状封条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标签部;11为识别码区;12为口袋;13为密封条;2为连接部;3为第一粘贴条;4为粘贴连接条;5为第二粘贴条;6为剪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1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房屋模型
- 下一篇: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