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1231.2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珍;朱世赫;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4/32 | 分类号: | D01H4/32;D01H4/36;D01H4/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晓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纱机 排杂分梳 装置 | ||
1.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包括带有分梳腔的壳体,分梳腔内安装有分梳辊,在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与分梳腔相连通的输送纤维通道、喂给通道和排杂通道,喂给通道处安装有喂给机构,排杂通道位于壳体下方,其特征是,所述排杂通道包括靠近分梳腔的进杂口、及远离分梳腔的出杂口,排杂通道内还安装有:
用于将排杂通道分隔为气流通道和杂质气流通道的分流板,该分流板其中一端位于进杂口处、且将进杂口分隔为气流通道出口和杂质气流通道进口,另一端位于出杂口处、且将出杂口分隔为气流通道进口和杂质气流通道出口;
铺设于分流板表面的针布,该针布包括朝向出杂口方向设置的尖齿;
所述气流通道出口相对杂质气流通道进口靠近喂给通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尖齿的齿尖角为15-40°,齿背角为9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流板上位于进杂口的端部为铰接端,该铰接端通过转轴铰接于排杂通道内;分流板上位于出杂口的端部为摆动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流板为扇形结构,该扇形结构上靠近圆心的端部为铰接端,扇形结构上靠近圆弧的端部为摆动端;所述针布铺设于扇形结构的半径所在表面;分流板的圆心角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铰接端位于进杂口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杂质气流通道的内表面铺设有辅助针布,该辅助针布包括朝向出杂口方向设置的辅助尖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尖齿的齿尖角为15-40°,齿背角为90-15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以转轴为圆心的弧形通孔,分流板上凸设有与弧形通孔相配合、且延伸至壳体外的扳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针布上尖齿的齿尖到分流板表面的距离大于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杂质气流通道的内表面开设有若干回收槽,该回收槽斜向下设置,且回收槽的槽口朝向杂质气流通道的出口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12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