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0556.9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9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真;李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所述的每个电池簇都包括一直流母线,所述的直流母线连接有多个并联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所述的每个动力电池包都通过直流转化器电接直流母线,所述的多个电池簇的直流母线通过双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电接。它具有如下优点:直接利用电池包,能将不同厂家生产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在同一储能系统中混用,无需对电池包进行拆分,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能,能够实现产业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退役电池包的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退役的动力电池虽然已经不能满足使用条件,如汽车的使用条件,但是其仍然拥有一定的余能,寿命并未完全终止,可以用在储能领域作为电能的载体使用,从而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动力电池退役时,是整个电池包从车上拆解下来的。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电池包设计,其内外部结构设计,模组连接方式,工艺技术各不相同。这意味着如果拆解到模组的层次,一套拆解流水线不可能适合所有的电池包,而且还牵扯到大量的人工作业,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储存了高能量,拆解电池包的过程对工人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退役电池包再次利用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所述的每个电池簇都包括一直流母线,所述的直流母线连接有多个并联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所述的每个动力电池包都通过直流转化器电接直流母线,所述的多个电池簇的直流母线通过双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电接。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的每个动力电池包和直流母线之间还电接有安全开关,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直流转化器和安全开关串联连接。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的直流转化器为双向直流转化器。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的安全开关为直流开关或熔断器或断路器。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的每个电池簇的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值位于预订范围内。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直流母线连接有多个退役的动力电池包,每个动力电池包都通过直流转化器电接直流母线,多个电池簇的直流母线通过双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电接,可直接利用电池包,能将不同厂家生产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在同一储能系统中混用,无需对电池包进行拆分,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能,能够实现产业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10,所述的每个电池簇10都包括一直流母线11,所述的直流母线11连接有多个并联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12,所述的每个动力电池包12都通过直流转化器13、安全开关14电接直流母线1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12、直流转化器13和安全开关14串联连接;所述的多个电池簇10的直流母线11通过DC-AC双向逆变器20与交流电网30电接。所述每一电池簇10的直流母线11和双向逆变器20之间设有电池簇开关15。
所述的直流转化器13为双向直流转化器,双向直流转化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可以根据充电和放电的要求而相互转化,双向直流转化器的应用使得储能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的电池包。所述的直流母线的电压可以预定,并可以进行远程微调。各直流母线11的电压可以相同,但优选电压各不同,以适用于不同电压范围的电池包12;所述的每个电池簇10的动力电池包12的开路电压值位于预订范围内,所述预订范围与直流转化器的输入适配。其中:电池包是否可以并入该直流母线,则完全由DC-DC的输入电压决定;在该直流母线下的电池包的并联数量则受限于直流母线的电流级别和电池包的总电流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0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妆品用瓶的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泥龄控制的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