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9830.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俞爱华;俞杰;梅一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艮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12;F16K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体式 密封 形式 圆顶 | ||
1.一种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包括阀体(100)、阀芯(200)、阀座(300)和阀盖(400),所述阀芯(200)与转轴部件(500)相连,所述转轴部件(500)转动带动所述阀芯(200)运动从而实现圆顶阀的开启或关闭;压盖(600),一端与所述阀盖(400)相连接,另一端超出所述阀盖(400)的内侧面(401)形成限位面(601)后,向下延伸抵触至圆顶阀关闭时的阀芯(200)的外端面(201),形成密封通道(M);以及自所述阀盖(400)开孔延伸至所述密封通道(M)形成进气和排气通道的气源通道(8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活塞(700),设置于所述密封通道(M)内,所述密封活塞(70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能够在所述密封通道(M)内运动,运动范围最远抵触至所述限位面(601),最近抵触至所述外端面(2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70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一体式结构为与所述密封通道(M)相吻合的结构,其由司太立合金堆焊制成,且摩擦系数介于0.18~0.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700)上设置具有缺口的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与所述外端面(201)相接触,且所述限位空间内设置有密封件(S),所述密封件(S)凸出于缺口的部分与所述外端面(201)相抵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源控制单元(900),其包括支撑组件(901)、换向阀(902)、连通组件(903)和气控组件(904);
所述支撑组件(901)与所述转轴部件(500)连接,其上设置有所述换向阀(902),所述换向阀(902)一端与所述气源通道(800)连通,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连通组件(903)与所述气控组件(904)相连接,且所述气控组件(904)控制所述换向阀(902)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组件(904)还包括气源接口(904a)与控制阀门(904b),
所述换向阀(902)一端上设置的通道接口(902a)通过导管与活塞接口(R)连接,所述活塞接口(R)连通所述气源通道(800),且另一端通过所述连通组件(903)与气源流向接口(904c)相连接;所述气源接口(904a)设置于所述换向阀(902)的上端,所述控制阀门(904b)与凸轮(904d)相抵触后,将所述气源流向接口(904c)内部导通,完成所述气源流向接口(904c)与所述换向阀(902)之间的开启与关闭。
6.如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400)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402),所述密封活塞(700)在所述限位面(601)和所述限位凸起(402)之间运动形成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件(500)包括上转轴(501)和下转轴(502),所述上转轴(501)和所述下转轴(502)通过转盘(503)与所述阀芯(200)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400)为凸台结构,所述气源通道(800)自所述凸台结构侧面开孔而后延伸至所述凸台结构的底部与所述密封通道(M)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型一体式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700)的下端凸出一定的部分与所述阀芯(200)的外端面(201)相接触,且所述密封活塞(700)的下端靠近抵触部分处还设置有开口槽(7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艮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艮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98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