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叶加料机滚筒内壁自动吹扫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8846.X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张保德;李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扫管 滚筒内壁 滚筒 热风管道 储气罐 烟叶加料机 自动吹扫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孔板 脉冲电磁阀 定时循环 生产过程 外侧设置 万向喷头 质量问题 黄斑烟 水渍烟 耙钉 吹扫 降耗 提质 鸭嘴 粘附 分段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叶加料机滚筒内壁自动吹扫的装置,包括储气罐、滚筒、吹扫管和热风管道,所述储气罐通过吹扫管与滚筒连接,所述吹扫管一端安装在滚筒内且连接处安装有不锈钢孔板,所述热风管道设在吹扫管外侧,所述热风管道末端安装有鸭嘴万向喷头,所述滚筒外侧设置有耙钉,所述吹扫管中部安装有脉冲电磁阀。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分段定点、定时循环对滚筒内壁实施吹扫,从根本上解决物料在滚筒内壁粘附时间长形成料渍烟、水渍烟脱落后进入物料中,最终形成黄斑烟的质量问题,有效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提质降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叶加料机滚筒内壁自动吹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烟叶加料机受产品加工工艺质量标准、要求的不同,不同牌号的烟叶在加料工序中,存在以下问题:
1.因料液配方、加料比例不同及生产过程中热风使用与否,造成加料机滚筒内壁上烟叶粘附量大小不同。
2.粘附在滚筒内壁上的烟叶不及时清除,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时间久后易形成料渍烟、水渍烟。生产过程中脱落后混入烟叶中,后续工序又无法将其处理至卷制工序所要求的水分,导致卷制后在烟支表面形成黄斑,影响烟支外观质量,进而影响品牌形象。
3.粘附在滚筒内壁上的烟叶批次或日生产结束后清除时已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废弃处理,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急需研究一种方式来对其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分段定点、定时循环对滚筒内壁实施吹扫,从根本上解决物料在滚筒内壁粘附时间长形成料渍烟、水渍烟脱落后进入物料中,最终形成黄斑烟的质量问题,有效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提质降耗的目的的烟叶加料机滚筒内壁自动吹扫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叶加料机滚筒内壁自动吹扫的装置,包括储气罐、滚筒、吹扫管和热风管道,所述储气罐通过吹扫管与滚筒连接,每根吹扫管在滚筒内部具有不同的长度并与滚筒内壁成一定角度,每根吹扫管未端均安装吹扫喷嘴,其中热风通道内的吹扫管对伸入滚筒内部的几根吹扫管实施吹扫。所述吹扫管一端安装在滚筒内且连接处安装有不锈钢孔板,在吹扫管穿过后具备封堵功能。所述热风管道设在吹扫管外侧,所述热风管道末端安装有鸭嘴万向喷头,所述滚筒外侧设置有耙钉,所述吹扫管中部安装有脉冲电磁阀。需要配套进行电控程序、上位监控程序的设计,使脉冲电磁阀根据控制程序循环自动打开和关闭,脉冲电磁阀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可根据滚筒内壁吹扫的洁净程度分别按设定值进行自动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吹扫管底部通过固定支架与滚筒连接,连接处采用螺栓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耙钉呈等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不影响工艺质量情况下能有效对加料机内壁粘附烟叶实时实施吹扫处理的装置,可将粘附在滚筒内壁上的烟叶及时吹扫下来使用,降低物料在加工程中的损耗,消除潜在质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叶加料机滚筒内壁自动吹扫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所示,一种烟叶加料机滚筒内壁自动吹扫的装置,包括储气罐1、滚筒9、吹扫管4和热风管道6,所述储气罐1通过吹扫管4与滚筒9连接,所述吹扫管4一端安装在滚筒9内且连接处安装有不锈钢孔板7,所述热风管道6设在吹扫管4外侧,所述热风管道6末端安装有鸭嘴万向喷头5,所述滚筒9外侧设置有耙钉8,所述吹扫管4中部安装有脉冲电磁阀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8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