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管道的转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7593.4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锋;耿扬;蒋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管道 转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信管道的转角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各地积极开展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的大环境下,主要用于保护线缆的地下通信管道也在进行大量铺设;但是在通信管道的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绕开建筑物、隧道、地铁等设施。
现有技术中需要绕过该类设施时,一般使用如图5所示,直管与弯管连接的方式进行绕行,但是由于弯管的转弯角度是恒定的,而实际施工中需要的转弯角度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1、订制相应转弯角度的弯管,2、连接多段弯管以达到需要的转弯角度;显而易见这两种方式均存在缺陷。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管道的转角结构,通过出线组件与进线组件的相对转动,以改变进线管与出线管的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的转弯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信管道的转角结构,包括进线组件以及出线组件,所述进线组件包括呈上端开口结构的下套筒以及固定设置于下套筒圆周面的进线管,所述出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下套筒开口端呈下端开口结构的上套筒以及固定设置于上套筒圆周面的出线管,所述下套筒和上套筒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下套筒并围绕下套筒轴线旋转上套筒,进线管与出线管之间的角度随之改变,当调节至合适角度后,通过锁紧组件锁紧上套筒和下套筒防止两者发生相对旋转,从而为通信管道提供合适的转弯角度;相比于订制特定角度的弯管的方式其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点;相比于连接多段弯管这种方式,其具有施工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套筒开口端设置有外翻的连接环,所述上套筒开口端设置有与连接环配合的U型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与U型环槽之间的配合,使得上套筒仅具备沿其轴线自转的活动度,防止两者发生纵向的分离或者水平的相对位移,在确保转动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开设于U型环槽圆周面的螺纹孔以及设置于螺纹孔内的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限制上下套筒的相对转动时,顺时针拧入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与螺纹孔配合产生推进力,使得锁紧螺栓紧密抵触于连接环上表面,从而由锁紧螺栓配合U型环槽对连接环产生夹持力,限制上套筒与下套筒的相对转动;这样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调节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线管出口端连接有L型弯管,所述L型弯管包括与出线管连通的竖直段以及与进线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水平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位于转角机构两端的通信管道存在高度差,导致需要挖设不同深度的预制沟,而产生施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依次穿过所述进线组件、出线组件以及L型弯管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位于进线管入口端为初始端,所述牵引绳位于L型弯管出口端为末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缆需要穿过转角结构时,由牵引绳初始端固定住线缆一端,并拉动牵引绳的末端至线缆穿出L型弯管出口端,从而为穿设线缆提供便捷,避免因转角结构具有多个弯角,造成线缆不易穿过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线管入口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牵引绳初始端的夹板,所述L型弯管出口端设置用于夹持牵引绳末端的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夹板分别夹住牵引绳两端,避免在搬运转角结构的过程中,牵引绳掉出或者掉入转角结构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牵引绳初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线缆的夹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夹紧组件为连接牵引绳和线缆提供便利,同时有效防止两者的非正常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于牵引绳初始端的连接座以及相对滑移连接于连接座上整体呈U型的夹块,两个所述夹块通过设置有夹紧螺栓控制其张开或者合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接牵引绳与线缆时,张开两个夹块并将线缆一端放置于两个夹块所形成的夹口内,拧紧夹紧螺栓闭合两个夹块,由两个夹块对线缆一端形成夹持力,完成线缆与牵引绳的连接;相比于捆扎的方式连接线缆,其具有连接强度可靠、分离便捷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套筒与上套筒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线缆的支撑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7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绞式防振锤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