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淡水鱼塘喂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6289.8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海龙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150018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鱼塘 喂鱼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喂鱼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淡水鱼塘喂鱼器。
背景技术
随着淡水渔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设施也不断的完善,然而,目前淡水鱼塘的养殖多数仍采用人工喂养的方式,根据鱼塘里养殖的鱼的数量及种类估计需要的鱼食量,然后采用人工抛洒方式喂养,采用这种方法喂鱼,饲养员只能沿着鱼塘边进行抛洒,这样可能造成池塘中间的鱼吃不饱,但是边上的鱼吃多了的问题,喂食不均匀,会导致鱼出现不同的症状,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另外,采用人工方式喂鱼,存在效率低,浪费劳动力,喂养不充分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鱼塘喂鱼器,能够方便的向淡水鱼塘中抛洒鱼食,且抛洒范围可调,便于控制,喂养较为充分,效率高,节省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淡水鱼塘喂鱼器,包括开口向上的空心筒,所述空心筒顶端设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与空心筒连通,所述空心筒底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传动连接主电机,所述空心筒的一个侧壁上靠近空心筒的顶端开口处设有通孔,所述空心筒的与通孔所处的空心筒的侧壁相对称的侧壁上设有与通孔相适应的U型孔,所述U型孔与通孔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能盖合空心筒,所述挡板向外穿出通孔并远离U型孔的一端设有推动杆,所述空心筒侧壁上设有若干过料口,所述空心筒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与过料口相配合的L型引料板,所述空心筒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过料口相适应的抛洒管,所述抛洒管与空心筒连通,所述空心筒外水平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上均相向设置压力传感器,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设置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与丝杠相适应的丝母,所述丝母与推动杆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丝杠一端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电连接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连接压力传感器。
位于所述空心筒的侧壁高处位置处的抛洒管开口倾斜向上。
位于所述空心筒的侧壁低处位置处的抛洒管开口倾斜向下。
位于所述空心筒内侧壁高处位置处的引料板与空心筒内侧壁铰接,所述引料板远离空心筒内侧壁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引料板的一端与空心筒内侧壁连接。
所述空心筒底部设有抽屉槽,所述抽屉槽内设有与抽屉槽相适应的抽屉。
所述储料盒顶部设有盒盖。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空心筒侧壁上L型引料板便于将从储料盒掉入空心筒内的鱼食引入抛洒管,而空心筒底部转盘和主电机的设置,便于通过主电机的驱动使空心筒产生转动,进而产生离心力,可以通过调节主电机,使空心筒产生不同的转速,产生不同的离心力,使从空心筒侧壁上的抛洒管抛洒出的鱼食产生不同的抛洒投喂范围,通过空心筒上能够盖合空心筒的挡板以及控制挡板的驱动电机的设置,可以控制鱼食从储料盒掉入空心筒的频次,进而可以较好的保证喂养充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2、高处的抛洒管开口向上,避免从高处的抛洒管中抛出的鱼食与低处的抛洒管抛出的鱼食交叉撞击,互相阻挡,使鱼食抛洒范围偏离预定,进而影响预定的鱼食抛洒投喂。
3、低处的抛洒管开口向下,避免与高处的抛洒管抛出的鱼食交叉撞击,互相阻挡,使鱼食抛洒范围偏离预定,进而影响预定的鱼食抛洒投喂。
4、引料板与空心筒铰接配合弹簧的设置,减少高处的引料板上承接过多的鱼食,而下层的引料板上鱼食较少,进而下层抛洒管对应区域鱼食较少的情况的发生,使用弹性较弱的如塑料弹簧等,当过多的鱼食压在高处的引料板上时,弹簧拉力不足,上层引料板向下倾斜,鱼食掉入下层引料板,并从下层引料板进入下层的抛洒管,并被抛洒出去,上层引料板在弹簧拉动下,恢复原状。
5、抽屉的设置,便于方便的承接从储料盒掉入空心筒内,但是没有被抛洒出去的鱼食,避免浪费,便于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6、盒盖的设置,避免储料盒内的鱼食受到雨雪侵蚀,变得过于湿润之后抛洒难度变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1、空心筒;2、储料盒;3、转盘;4、通孔;5、U型孔;6、挡板;7、推动杆;8、过料口;9、引料板;10、抛洒管;11、支撑板;12、支撑块;13、丝杠;14、丝母;15、连接杆;16、弹簧;17、抽屉槽;18、抽屉;19、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海龙,未经何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6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