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储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5625.7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龙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M3/02;B65D8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化学 实验室 化学试剂 储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储存箱。
背景技术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人们对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为了化学实验操作的便利性,人们研究出进行化学研究的场所实验室,而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说是化学工作者的眼睛,在工厂、学校、医院和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中,都离不开化学试剂;化学试剂种类繁多,很多化学试剂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失效,因此对于不同化学试剂的存储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化学试剂还具有毒性、腐蚀性或强氧化性,现有的化学试剂的储存箱对于试剂瓶没有密封好试剂挥发泄露没有警示和提醒,不能够及时挽回试剂损失,不能够及时提醒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储存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储存箱,包括箱盖、箱体、浓度检测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箱盖末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盖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漏斗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中心位置安装有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报警器,所述导流板末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通过多个隔板分隔出的试剂瓶放置槽,所述试剂瓶放置槽内部四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试剂瓶放置槽内设置有试剂瓶,所述试剂瓶放置槽末端设有环形集液槽,所述集液槽末端设置有圆形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连通废液收集槽,所述废液收集槽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盖与箱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箱体顶端设置有密封卡条,所述密封卡条外围设置有密封台阶。
优选的,所述箱体末端卡接有废液收集槽,所述废液收集槽顶端设置有密封卡条和密封台阶。
优选的,所述集液槽为环形凹槽,所述集液槽设置在试剂瓶放置槽末端外圈。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一个整体,所述限位块中心位置设置容纳试剂瓶的空间,所述限位块为柔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浓度检测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够分别对泄露试剂的空气中浓度和流出的试剂液体进行检测,并通过报警器进行警示,能够对试剂瓶没有密封好试剂挥发以及试剂泄露进行提醒,及时挽回损失,保证实验室安全,解决了现有的化学试剂的储存箱对于试剂瓶没有密封好试剂挥发泄露没有警示和提醒,不能够及时挽回试剂损失,不能够及时提醒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试剂瓶放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盖,2-箱体,3-导流板,4-浓度检测传感器,5-报警器,6-密封卡条,7-密封台阶,8-隔板,9-试剂瓶,10-试剂瓶放置槽,11-限位块,12-集液槽,13-导流孔,14-废液收集槽,15-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储存箱,包括箱盖1、箱体2、浓度检测传感器4和报警器5,所述箱盖1末端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盖1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漏斗状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中心位置安装有浓度检测传感器4,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4电性连接报警器5,所述导流板3末端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部设置有通过多个隔板8分隔出的试剂瓶放置槽10,所述试剂瓶放置槽10内部四周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试剂瓶放置槽10内设置有试剂瓶9,所述试剂瓶放置槽10末端设有环形集液槽12,所述集液槽12末端设置有圆形导流孔13,所述导流孔13连通废液收集槽14,所述废液收集槽14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5,所述湿度传感器15与报警器5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龙,未经李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5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工位半自动化臭味嗅辨实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玻璃生产废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