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注射器针头摘脱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4474.3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史瑞琦;尚朋林;赵巧辉;李桂林;付光宇;吴学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注射器 针头 摘脱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医药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使用注射器生化、医疗等领域。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生化、医疗等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医疗器材。免疫诊断行业所用的单克隆抗体、体内抗体制备多数从小鼠、兔子等动物体内进行提取,因此也需要使用注射器。制备过程中,需对动物注射特异性天然抗原或人工抗原以获得目的抗体。进行免疫融合时,除抗原本身外还需要添加佐剂、缓冲液等多种辅料,导致注射物黏度增加,增加了免疫难度,需要大力推注才可将抗原注射入动物体内,因此注射时需将针头牢固安装在注射器上,防止针头在强大的冲击力下飞出伤人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浪费等现象,保证免疫融合的顺利进行。但是,注射结束后采用通常使用的镊子夹取法根本无法将针头取下,而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针头摘脱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一般直接用手用力拔取针头,这不仅不符合操作规范,而且针头很容易刺伤手部,当伤口接触到针头上携带的抗原及动物体液时会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影响操作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注射器针头摘脱盒,目的在于解决牢固安装在注射器上的注射器针头不易摘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注射器针头摘脱盒,包括由顶盖、盒身和底盖组成的不锈钢盒体,所述顶盖和用于容纳注射器针头的盒身为一体化结构,顶盖上开设有针头摘脱孔,所述针头摘脱孔包括用于插入针头的插放部和用于卡接针头的摘脱部,所述底盖与盒身铰接相连并设置有锁合固定扣。
为了便于制造,所述针头摘脱孔为顶角为30-45°的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注射器针头摘脱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轻松便捷地将针头从注射器上摘脱,在此过程中,操作员手部不与针头相接触,不存在被刺伤感染的现象,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同时,摘脱的针头被储存在摘脱盒内,便于收纳和后续的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注射器针头摘脱盒,包括由顶盖1、盒身2和底盖3组成的不锈钢盒体,顶盖1和用于容纳针头的盒身2为一体化结构,顶盖1上开设有针头摘脱孔4,针头摘脱孔4可以为三角形、水滴形、葫芦形、齿轮型等,均包括用于插入针头的插放部和用于卡接针头的摘脱部,如图2所示的针头摘脱孔4为顶角α为35°的等腰三角形,其顶角α为摘脱部,相对的底边部分为插放部,底盖3与盒身2铰接相连并设置有锁合固定扣5。
使用时,先将底盖3扣合在盒身2上并用锁合固定扣5锁固,再将针头从顶盖1三角形针头摘脱孔4的底边插放部插入,使针头完全处于顶盖1下方,然后将针头移至三角形顶角α处的摘脱部,最后,一手紧握盒身2,一手向上用力提取注射器,即可摘脱针头并使其落至盒体内。摘取多个针头后,打开锁合固定扣5,掀开底盖3,将针头倒入指定锐器存放处后,清洗干净、消毒后晾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4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液管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发酵罐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