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对多卡套式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4192.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斯平;曾德显;肖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荣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对 多卡套式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头领域,涉及一种一对多卡套式接头。
背景技术
接头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连接件,常常用于将多根管件相互连接,现在常见的有二通接头,三通接头,四通接头等等,目前的接头一般来说是一口接一管,管件和接头通过为开口的环形卡套和锁紧螺母共同实现箍紧,该种结构为目前接头十分常见的箍紧方式,目前在管件连接中,没有一对多输出的接头。只能够分别箍紧在接头的各个输出口,导致输出角度不一,无法满足单向输出,比如说需要在接头上接出5根管,那么传统的方式为必须采用一个六通接头实现连接,输出管越多,则接头的头数必然越多,一旦输出管超过一定数量,则接头又要更换,该种方式是十分麻烦的,因此目前一对多输出的接头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对多卡套式接头,该一对多卡套式接头能够适应多根输出管件安装,解决了目前接头无法满足多根管件的输出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对多卡套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为空心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本体相通的的截面呈圆形的连接头一,所述连接头一上具有箍紧组件,所述箍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母和呈环形的为开口的卡套,所述卡套位于所述锁紧螺母内,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一外壁上,当旋紧锁紧螺母时,所述卡套开口逐渐闭合内径逐渐减少且朝本体方向运动,所述本体上还具有至少一个与本体和连接头一均相通的的截面呈圆形的连接头二,所述连接头二上具有多管连接组件,所述多管连接组件包括导头,所述导头的内端外壁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二的内壁上,所述导头内部为空腔且内端端部为开口,所述导头的外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形的输出孔,所述输出孔的外端一体成型有呈圆管状的内壁具有螺纹的连接部。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所述连接头一内壁为由外端至内端呈缩口形的缩口部一且缩口部一与所述本体形成阻挡部一,所述连接头二的内壁呈圆环形且所述连接头二的内壁的内端端部与所述本体形成阻挡部二。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所述卡套的一端外壁具有呈缩口形的缩口部二,所述缩口部二抵靠在所述缩口部一上,所述卡套的另一端外壁具有凸出的凸部,所述锁紧螺母内壁具有呈倾斜状的抵靠面,所述凸部的一面贴合在所述抵靠面上。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所述导头截面呈T字形且由相互连通的内连部和外头部构成,所述外头部呈圆柱形内部为空心,所述内连部呈圆筒形两端为开口外壁具有螺纹,所述输出孔开设在所述外头部的端面上。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所述外头部上一体成型有呈环形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头二的外径,所述第二固定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连接孔一,所述连接头二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螺纹连接孔一数量对应的螺纹连接孔二,所述螺纹连接孔一和对应的螺纹连接孔二之间具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的头部底面压紧在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壁上。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所述外头部和所述连接头二端部之间具有密封圈。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所述锁紧螺母为六角螺母。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所述连接头一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头二数量为一个。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两连接头一呈90度设置,所述连接头二与其中一个连接头一呈180度设置,与另一个连接头一呈90度设置。
上述的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当所述箍紧组件从连接头一卸下时,所述连接头一上能够螺纹连接有密封螺帽一,当连接部空闲时,所述连接部外壁上能够螺纹连接有密封螺帽二。
现有技术相比,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能够适应多根管件进行安装。
2、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能够实现输出单向化。
3、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无需增加接头本身的头数,从而实现一对多的接管方式,结构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输入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输出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卡套的半剖示意图。
图5是本一对多卡套式接头中锁紧螺母的半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4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