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化焙烧法处理锂云母产生的尾气吸收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3743.4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谭运全;谭子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余县旭日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焙烧 处理 云母 产生 尾气 吸收 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吸收净化设备,具体为一种氯化焙烧法处理锂云母产生的尾气吸收净化设备,属于尾气吸收净化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环境与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不仅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和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条件。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尾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防治尾气污染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锂云母是最常见的锂矿物,是提炼锂的重要矿物,但在锂云母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若不及时吸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企业在进行尾气的治理时,虽然技术上已不存在多少问题,但因其涉及面大、成本投入较高,对企业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而且目前处理锂云母产生的的尾气吸收净化设备大多结构复杂,吸收净化效率不高,使用不方便,设备使用寿命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氯化焙烧法处理锂云母产生的尾气吸收净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氯化焙烧法处理锂云母产生的尾气吸收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氯化焙烧法处理锂云母产生的尾气吸收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第一喷淋塔侧边上部安装水箱,所述水箱上方设有注水口,所述第一喷淋塔内设置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侧边安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置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内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内设有卡块,所述滑球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一端安装除雾器,所述除雾器下方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喷淋塔另一侧设置加料口,所述第一喷淋塔上方套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降温处理槽,所述第二喷淋塔内部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喷淋塔侧边设有鼓风机,所述第二喷淋塔另一侧设置废料出口,所述第二喷淋塔上方设有出气口。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反应池能够便于清洗使用,所述反应池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栓。
优选的,为了使装置能够便于收集处理锂云母过程中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尾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连接管活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装置在处理尾气过程保证一定的密封性,所述废料出口表面安装封盖。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反应池通过加料口添加反应剂时能更加便捷的注水,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加料口上方。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第一喷淋塔在处理尾气时产生的温度不会影响到所述第二喷淋塔的使用,所述降温处理槽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有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连接管之间设置转动装置,能使得装置可便捷的收集不同位置的尾气。通过在第一喷淋塔的两侧设有水箱和加料口,能使得尾气快速有效的进行处理。通过在连接管之间安装的降温处理槽,能使得第一喷淋塔在处理尾气时产生的温度不会影响到所述第二喷淋塔的使用。通过在第二喷淋塔侧边设置废料出口,能使得尾气在吸收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料能正常的排出。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吸收净化效果明显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喷淋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喷淋塔,2、水箱,3、转动装置,4、进气口,5、除雾器,6、第一滤网,7、连接栓,8、反应池,9、鼓风机,10、封盖,11、废料出口,12、第二喷淋塔,13、第二滤网,14、出气口,15、降温处理槽,16、连接管,17、注水口,18、加料口,19、滑轮,2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余县旭日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余县旭日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3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