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2330.4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4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王艳庆;张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色车 分色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辅具,特别是一种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购车更加个性化和汽车喷涂技术的进步,双色汽车大量出现,从外观方面,双色车要求分色线条要美观,左右要对称、均匀,为此,双色汽车喷涂的工艺也更加细化、要求更高。
现双色车的喷涂工艺采用粘贴分色膜,进行二次喷涂和烘烤。分色膜的粘贴位置非常重要,外观分色线条的美观,车身左右的对称、均匀就是倚靠分色膜粘贴的位置精度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操作工使用直尺或样板,根据工艺文件要求,测量出分色膜粘贴点,粘贴分色膜,这种定位方法为直尺或样板测量,因车身侧围多为曲面和不规则造型面,测量基准点选择不准确,直尺或样板无法贴合侧围曲面,分色膜粘贴位置精度差,左右侧面分色线位置不一致,影响车身分色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快捷定位分色膜粘贴位置,并确保分色线的对称和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包括:
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形成有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车身造型面相贴合,所述贴合面与所述车身造型面的交界线形成分色膜定位线;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贴合部连接,以将贴合部固定于车身上。
如上所述的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贴合部包括第一贴合主体,所述第一贴合主体上形成与B柱的外轮廓面相贴合的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的底部与所述B柱的外轮廓面的交界线形成第一分色膜定位线;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主体,所述第一固定主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贴合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内表面与所述B柱的侧壁紧贴。
如上所述的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贴合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分色膜定位线的一侧向上延伸以与所述B柱上沿的棱线抵接。
如上所述的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贴合主体的背离B柱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磁性固定块,多个第一磁性固定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贴合主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于C柱上的第二固定主体,所述贴合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连接的第二贴合主体和第三贴合主体,所述第二贴合主体上形成与所述C柱的侧部轮廓面贴合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侧部与所述C柱的侧部轮廓面的交界线形成第二分色膜定位线,所述第三贴合主体上形成与所述C柱的外部轮廓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的侧部与所述C柱的外部轮廓面的交界线形成第三分色膜定位线。
如上所述的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主体的背离所述C柱的一侧均布有多个第二磁性固定块。
如上所述的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主体的底部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轮廓面与三角窗钣金孔的内轮廓面相贴合。
如上所述的双色车分色膜的定位辅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主体上和所述限位块上贯穿有减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形成有分色膜定位线的贴合部,将定位辅具与车身贴合,快接定位了分色膜粘贴位置,使得每台车和左右侧所选择的基准点一致,分色膜粘贴位置也一致,确保了分色线的对称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定位辅具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定位辅具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定位辅具的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定位辅具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定位辅具的背部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定位辅具的装配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贴合主体,102-第一贴合面,103-第一分色膜定位线,104-第一固定主体,105-第一磁性固定块;
201-第二固定主体,202-第二贴合主体,203-第三贴合主体,204-第二贴合面,205-第二分色膜定位线,206-第三贴合面,207-第三分色膜定位线,208-第二磁性固定块,209-限位块,210-减重孔;
301-B柱,302-C柱,303-棱线,304-三角窗钣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2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循环输送带上的抽真空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板覆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