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变压器测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1988.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西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许希富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载波 变压器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测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变压器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在线状态监测已经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方向。电力变压器不仅属于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和最昂贵的设备之列,而且也是导致电力系统事故最多的设备之一。电力变压器在线状态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变压器运行在实际运行状况下的健康状况,为变压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证,它作为综合自动化的补充和发展,能够使变压器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同时它还可为变压器的状态检修提供依据,是实现状态检修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策略主要采用以时间为标准的定期维修。虽然定期维修一般可在维修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对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定期维修存在“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缺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对于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能实现实时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变压器测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变压器测控装置,包括变压器测控装置,所述变压器测控装置上设有测控箱体,所述测控箱体的正面设有前面板,前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功能键面板、合闸按钮、跳闸按钮、指示灯面板,所述前面板的两侧设有圆孔,所述变压器测控装置的内部设有内置硬件组件。
优选的,所述功能键面板上设有返回键、复位键、方向键、确认键。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面板上设有电源指示灯、通讯指示灯、报警指示灯、故障指示灯、跳位指示灯、合位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内置硬件组件上设有直流变换模块、母线电压、三相交流电,所述直流变换模块、母线电压、三相交流电均与低通滤波器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一端与A/D转换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 A/D转换模块的另一端与主控CPU,所述主控CPU的一侧设有电力载波模块、跳闸及信号继电器,所述主控CPU的另一侧设有光耦、液晶键盘模块,所述光耦的另一端与脉冲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CPU 的另一端与双端口RAM的一端连接,所述双端口RAM的另一端与通信 CPU连接,通信CPU的另一端设有CAN模块、RS485模块。
优选的,所述电力载波模块上设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第一极性电容之间的一个节点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导线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RS485模块使用103通信规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载波模块,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而且还提高抗电磁干扰性能,同时变压器测控装置的成本也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测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置硬件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力载波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变压器测控装置;2、测控箱体;3、前面板;4、显示屏;5、功能键面板;6、合闸按钮;7、跳闸按钮;8、指示灯面板; 9、内置硬件组件;10、直流变换模块;11、母线电压;12、三相交流电;13、低通滤波电路;14、A/D转换模块;15、主控CPU;16、跳闸及信号继电器;17、脉冲电路;18、光耦;19、液晶键盘模块; 20、双端口RAM;21、通信CPU;22、CAN模块;23、RS485模块;24、电力载波模块;25、第一电容;26、第一二极管;27、第二二极管;28、第一三极管;29、第二三极管;30、第三三极管;31、第一极性电容;32、第一电阻;33、第二电容;34、第三电容;35、第二极性电容;36、第四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西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夏西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1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及窗户
- 下一篇:集中控制式电气柜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