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低氮燃气燃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39340.2 | 申请日: | 2017-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肖芳;伯金柱;王思民;刘继云;贺建国;贾品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市天龙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24 | 分类号: | F23D14/24;F23D14/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氮 燃气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氮燃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根据燃烧理论将NOx的生成分为热力型NOx、快速型NOx和燃料型NOx。天然气中含氮量较低,因此,燃料型NOx不是其主要的控制类型。热力型NOx是指燃烧用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生成NOx,是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低氮燃烧器设计过程中要控制的主要指标。关于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一般采用捷里道维奇机理:当温度低于1500℃时,热力NOx的生成量很少;高于1500℃时,温度每升高100℃,反应速度将增大6~7倍。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有局部高温区,则在这些区域会生成较多的NOx,它可能会对整个燃烧室内的NOx生成起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有效降低NOx生成成为燃烧设备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低氮燃气燃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燃烧NOx生成量大影响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低氮燃气燃烧器,由若干燃气管、输风管、燃气进口管、气包、箱体、旋流机构和烟气回流机构组成,输风管安装在箱体前端,若干燃气管均匀设置在输风管外围,燃气管进口与燃气进口管相通,输风管前端设置环形的缩口挡板,旋流机构置于输风管内部,旋流机构由旋流器和固定支架组成,气包安装在燃气进口管出口,烟气回流机构由付箱和烟气回流调节阀组成,烟气回流调节阀出口通过付箱与箱体相通,烟气回流调节阀上设置电动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由若干燃气管均匀设置在输风管内部外围,每个燃气管的燃烧区分成富燃料燃烧区和贫燃料燃烧区,形成分级燃烧,由于中心部位的平流风速度快,空气和烟气外循环气体通过时,在循环烟气的冷却作用下中心火焰温度得到降低,极大的程度的抑制了NOx的生成,达到低氮燃烧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燃烧器,采用了烟气内循环技术,在输风管前端进行了缩口设计,高速风在出口处受到缩口挡板阻挡生成涡流,将周围低温、贫氧的烟气卷吸到火焰表面,一方面降低火焰表面温度,另一方面稀释火焰表面的氧浓度 ,从而抑制 NOx的生成;烟气外循环技术是把部分烟气通过烟气回流机构引导回燃烧器,和空气混合进行二次燃烧,能降低整体火焰温度和降低NOx的生成。烟气外循环技术能降低60-80%NOx排放。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燃气管环形分布在输风管周围通过多级燃烧,同时在输风管前端缩口设计实现烟气内循环,此外通过烟气回流机构实现烟气外循环,大大降低了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的燃烧示意图。
图中1燃气管、2输风管、3燃气进口管、4气包、5箱体、6旋流器电机、7付箱、8电动执行器、9烟气回流调节阀、10旋流器、11缩口挡板、12富燃料燃烧区、13贫燃料燃烧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超低氮燃气燃烧器,由若干燃气管1、输风管2、燃气进口管3、气包4、箱体5、旋流机构和烟气回流机构组成,输风管2安装在箱体5前端,若干燃气管1均匀设置在输风管2外围,燃气管1进口与燃气进口管3相通,输风管2前端设置环形的缩口挡板11,旋流机构置于输风管2内部,旋流机构由旋流器10和旋流器电机6组成,气包4安装在燃气进口管3出口,烟气回流机构由付箱7和烟气回流调节阀9组成,烟气回流调节阀9出口通过付箱7与箱体5相通,烟气回流调节阀9上设置电动执行器8。
本实用新型若干燃气管均匀设置在输风管外围,每个燃气管1的燃烧区分成富燃料燃烧区12和贫燃料燃烧区13,形成分级燃烧,由于中心部位的平流风速度快,空气和烟气外循环气体通过时,在循环烟气的冷却作用下中心火焰温度得到降低,极大的程度的抑制了NOx的生成,达到低氮燃烧的效果;采用烟气内部再循环技术,在输风管前端进行了缩口设计,高速风在出口处受到缩口挡板阻挡生成涡流,将周围低温、贫氧的烟气卷吸到火焰表面,一方面降低火焰表面温度,另一方面稀释火焰表面的氧浓度 ,从而抑制 NOx的生成;烟气外循环技术是把部分烟气通过烟气回流机构引导回燃烧器,和空气混合进行二次燃烧,能降低整体火焰温度和降低NOx的生成。烟气外循环技术能降低60-80%NOx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市天龙燃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市天龙燃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9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