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8925.2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娟;高标;李宗峰;孙凯;潘俊;王仁忠;许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艾德森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易更换模块化填料组件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模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城市污染源集中且配套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所以城市污水一般采用集中式处理,如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村镇、风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疗养院等污染源分散且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的地区,多采用分散式处理,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一直是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但因其投资大、占地大、且需配套建设庞大的污水收集管网等缺点,污水处理模式正在从大规模、集中式向中小规模、分散式转变,这样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主要由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等处理单元组成。工艺流程如下: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到缺氧池,缺氧池内拴挂填料,缺氧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膜状的微生物菌团即生物膜,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从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水解酸化;接着污水流入到接触氧化池,池中部拴挂填料,底部铺设曝气装置,好氧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通过生物代谢进一步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最后污水流入到沉淀池,脱落的生物膜沉降到池底,上清液流入到消毒池进行消毒,消毒后排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这套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填料和曝气装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填料的更换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日常运行维护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填料是直接拴挂在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内设的填料杆上,更换填料时需抽干池内的污水,工作人员下到池内更换。一方面由于池内装有填料、曝气装置等部件,工作人员在池内操作空间有限,更换填料极为不便。另一方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长期运行,池底污泥积累,会产生氨气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在池内更换填料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对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健康也存在威胁。此外为了工作便利,每次更换填料都是更换全部填料,更换填料后池内生物浓度骤降,新的填料挂膜需要7~14天,在新填料没有挂膜成功这段时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出水水质无法达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易更换模块化填料组件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于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和人孔,所述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组件移动的轨道;轨道的一端位于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内,另一端延伸至人孔处;所述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内的填料采用一个以上独立的模块化填料组件;所述模块化填料组件包括框架,框架内部用于拴系填料,框架顶部设有拉环,拉环上系一根尼龙绳,将尼龙绳牵至人孔固定;框架底部设有脚轮;所述脚轮沿轨道移动。
需要更换填料时只需拉动填料组件上的尼龙绳,填料组件的脚轮会沿着缺氧池、接触氧化池两侧内壁平板轨道滚动,将填料组件拉至人孔位置,提出池内;在池外更换好填料后将新的填料组件由人孔放入池内,新填料组件的脚轮会沿着带有坡度的平板轨道滚动,填料组件会自动移至原来位置,从而完成填料的更换。
进一步,所述框架采用由圆钢焊接成的长方体框架。
进一步,所述轨道设置在缺氧池、接触氧化池两侧内壁上,由两根带有1~2°坡度的平面钢板条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更换填料时,工作人员不需要下到池内,只要将填料组件提出池内,在池外更换填料,这样工人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卫生,操作起来也更为便利。
2. 可分步更换填料组件,先更换一个填料组件,待此填料组件挂膜成功后,再更换另一个填料组件。分步更换填料组件不仅可以解决缺氧池、接触氧化池生物浓度骤减问题,还可缩短新填料组件挂膜时间。这样就不会对整个设备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出水水质也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附图说明:
图1普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图;
图2采用易更换模块化填料组件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图;
图3:单个易更换模块化填料组件结构图
附图中:1-缺氧池,2-接触氧化池,3-曝气装置,4-填料,5-填料杆,6-沉淀池,7-消毒池,8-填料组件,9-平板轨道,81-框架,82-拉环,83-尼龙绳,84-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艾德森水务有限公司,未经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艾德森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8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