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8923.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袆;孙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第一有机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6/00 | 分类号: | B05B16/00;B05B16/40;B05B14/40;B05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2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载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由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等组成,它们在空气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太阳光线的作用下,氮气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会起反应,生成含有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的光化学烟雾,这两种物质均难溶于水,被吸入人体会长驱直入到肺部,浓度大时可引起中毒性水肿,进入血液可形成变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另外,氢氧化合物进入大气后会形成酸雨,危害生态环境,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汽车废气的排放问题,通过涂覆有催化剂的多孔陶瓷材料,能够将废气中的HC、CO变成水和CO2,同时把NOX分解成氮气和氧气,现有的催化剂载体上的催化剂完全展开足有两个足球场的面积,涂覆催化剂至催化剂载体上是催化器生产的关键步骤,催化剂载体为多个蜂窝孔的柱状体,催化剂多采用氧化铝、铈锆粉、钯、铂和铑等贵重金属,价格较高,而涂覆层的厚度对于催化效果和使用寿命影响不大,相反涂覆层较厚时,由于催化剂易脱落,反而使用寿命较低,在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620158248.5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端设有至少一个支承座,支承座具有一内部通道,内部通道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内部通道与抽风管连通,抽风管与负压泵的进风口连通,负压泵的出风口通过气液混合管与气液分离罐连接,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气液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浆阀,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使催化剂能涂覆在催化剂载体的表面,但是开放式工作使催化剂分子悬浮在空气中,污染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支腿,所述箱体的正面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合页与箱体相连,所述箱门的正面内侧安装有把手,所述箱门的正面顶端安装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左侧设有蓄液池,所述蓄液池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左端与箱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水泵的顶端安装有喷管,所述箱体的内部左侧顶端安装有涂覆室,所述喷管的顶端插入涂覆室的内部,所述喷管的内侧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涂覆室的内部底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放置有催化剂载体,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端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右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安装有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右端通过支架与箱体相连,所述分离罐的内部顶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端依次贯穿分离罐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底端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左端贯穿箱体的右侧外壁与分离罐的底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右侧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右侧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左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侧底端安装有扳扣,所述滑杆的左端安装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顶端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通过销轴与箱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与滑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卡柱。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端安装有垫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通过蓄液池、涂覆室和分离罐的配合,第一水泵抽取蓄液池内部的催化剂液体,经过喷管从喷头喷出,喷头喷出的催化剂液体对催化剂载体进行涂覆,涂覆完成剩余的催化剂液体通过支撑座进入第一连接管,第二水泵把催化剂液体从第一连接管抽到第二连接管,再进入分离罐,排气管把气体排出,催化剂液体收集在分离罐的内部,开启阀门可以对分离罐内部的催化剂液体回收,箱体密封的工作使催化剂分子在箱体内部,不会污染环境,不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第一有机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第一有机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8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净式楔形差压流量计
- 下一篇:具备水平检测功能的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