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信号发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38647.0 | 申请日: | 2017-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家正 |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 地址: | 466300 河南省周口***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信号 发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信号发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所谓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这里,信号(消息)只从广播发射台、遥控器和无线寻呼中心分别传到收音机、遥控对象和BP 机上。
所谓半双工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很明显,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生活中全双工通信的例子非常多,如普通电话、手机等。
无论是哪种通信,都需要信号发送器发送,而发送器中的信号的处理尤为重要,决定着信号传递的效率和效果。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信号发送器,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有效地改善了现有的信号发送器发送信号的稳定性和传递速率。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信号发送器,包括信号接收电路、基压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接收通信信号进行比例放大处理,同时基压电路为信号输出电路提供基电位,信号输出电路中的运放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正相输入端分别接收信号接收电路和基压电路的信号稳压处理由信号输出端输出;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正相输入端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端共端点接电源+5V和稳压管D1的一端,稳压管D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共端点接地,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2和R3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共端点。
优选地,所述基压电路包括运放器AR3,运放器AR3的正相输入端接电阻R9、R8和电容C2的一端,电阻R8的电容C2的另一端接电源+20V,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信号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和正相输入端分别接信号接收电路的和基压电路的信号,此时运放器AR2的作用为稳压作用,其电阻R5为分压电阻,运放器AR2的信号输出端接信号输出端口,从而运放器AR2能输出高频且稳定的信号,既保证了信号发送器发送信号的传递速率,又保证了信号传递的稳定性,提高了抗衰减能力。
2,信号接收电路接收的信号比较微弱,需采用运放器AR1进行比例放大,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收信号端输入信号,运放器AR1的正相输入端接收基电位信号,采用电阻R1和电容C1对电源+5V滤去高频杂波,稳压管D1稳压,二极管D2保护电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信号发送器的电路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信号发送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一种通信信号发送器,包括信号接收电路、基压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接收通信信号进行比例放大处理,同时基压电路为信号输出电路提供基电位,信号输出电路中的运放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正相输入端分别接收信号接收电路和基压电路的信号稳压处理后由信号输出端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家正,未经孙家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8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开放式结构
- 下一篇:一种聚合拉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