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泄漏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8259.2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台州苏捷制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F16K31/04;F16K31/5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泄漏 减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能减压又能检测到出气口以外的燃气微泄漏后自动切断气源的智能防泄漏减压阀。
背景技术
减压阀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状态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
随着燃气的不断普及,用户量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厨房属于高油烟的场所,这样的场所对燃气管的要求较高,目前从减压阀到灶头的管路一般采用的是橡胶软管。橡胶软管在这样高油烟环境极易发生老化。现在很多家庭在使用后燃气后,只会关闭灶台的阀门,偷懒或忘记关闭燃气的减压阀,而现有的减压阀是只有单纯的减压功能,不具备燃气泄露后自动关阀的目的。采用这样的减压阀一旦发生泄露非常容易发生燃气中毒或发生火灾。不论是发生那种情况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都是一种严重的损失。
如何解决现有的燃气的减压阀存在缺陷的痛点。是申请人及同行的从业人员亟待解决和想要克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到燃气泄漏后能够自动切断进气的智能防泄漏减压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防泄漏减压阀,包括阀体、橡胶薄膜和阀盖;阀体的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阀盖的顶部设有调节栓;阀盖与阀体之间通过橡胶薄膜密封固定相连;橡胶薄膜与阀盖之间形成上气室;橡胶薄膜与调节栓之间设有弹性调节装置;橡胶薄膜与阀体之间形成减压室;减压室内设有内部压力过高时盖住进气口来调节气压的调压装置;阀体的下方的外壁上设有检测到可燃性气体超标后能够自动切断进气的关阀装置;阀体上设有方便关阀装置盖住进气口的通孔。
采用本方案后,通过上盖顶部的调节栓和弹性调节装置将减压阀的调整到固定的范围内。当减压室的气压过高时,调压装置起作用自动切断进气口,直接切断燃气继续由进气口进入到减压室内。关阀装置的设计减压阀能够检测减压阀周围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超标的问题。一旦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超标就会自动堵住进气口,防止燃气持续泄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减压阀存在的不能在燃气泄露后第一时间切断气源的缺陷。
进一步的的改进,调压装置包括连接杆、密封块和杠杆;连接杆固定在橡胶薄膜的下方;连接杆的下方设有贯穿孔;杠杆固定在减压室内;杠杆的一端插接在连接杆的贯穿孔内,另一端与密封块固定相连;正常状态下,密封块处于进气口的上方,减压状态下,橡胶薄膜带动杠杆下压通过密封块盖住进气口。采用本方案后,当减压室内的压力过大时,压力推动橡胶薄膜想上气室内挤压,连接杆设置在橡胶薄膜的下发,橡胶薄膜被气压推动上行后会带动杠杆的一端上移,此时杠杆的另一端向下运行,施加的力会带动密封块向下运行将进气口完全盖住。等减压室内的压力回复到正常状态后,随着内部压力的降低,橡胶薄膜会向下移动恢复到自然状态。橡胶薄膜下移带动杠杆的一端下移,另一端自然就上升,另一端的抬升带动密封块上移,打开进气口的密封状态,实现正正常供气。
进一步的的改进,关阀装置包括护壳和设置在护壳内的可燃气体传感器、控制板、密封橡胶模、顶杆、微电机、变速箱、凸轮、接触开关和复位开关;控制板通过固定架与阀体固定相连;可燃气体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座固定在控制板上;可燃气体传感器和微电机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微电机固定在阀体上;凸轮与微电机通过变速箱固定相连;密封橡胶模固定在通孔处;顶杆通过顶杆座固定在密封橡胶模的下方,凸轮的上方;密封橡胶模在凸轮和顶杆的推动下与密封块接触后实现对进气口的阻断;接触开关和复位开关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接触开关与固定架相连后设置在凸轮的下发,通过凸轮的触发促使微电机停止转动;复位开关设置在护壳上,通过复位开关恢复微电机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台州苏捷制阀有限公司,未经张伟;台州苏捷制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8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电保护插头、漏电保护电源线及电器设备
- 下一篇:新型集成连接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