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显示装置及其用于增亮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7780.4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福;林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赫格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显示装置 及其 用于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显示装置及其用于增亮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机器视觉系统占据自动化非常重要的一环,视觉定位/检测等应用对于精度,稳定,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为了要达到这样的高要求,首先就要求光源控制器能够精准的控制照明的亮度和时间,这是能够取像优质清晰的先决条件。
现有技术方案量产应用的数字光源控制器,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在曝光时间很短(通常50us以内)的应用中,常规的光源亮度输出不能满足照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显示装置及其用于增亮的控制器,能够提高LED光源的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增亮的控制器,其分别与触发电路和LED光源连接,所述触发电路包括控制开关以及第一电源,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接收触发信号,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LED光源耦接。
其中,在所述触发电路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所述触发电路正常工作,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光耦合器工作,所述控制器输出的电压增加,以使所述LED光源的亮度增加。
其中,所述触发信号为上升沿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触发信号为下降沿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Lx通道接口,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Lx通道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Lx通道接口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Lx通道接口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连接,所述通信接口从所述上位机获取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LED光源连接。
其中,在所述触发电路正常工作时,所述控制器提供48V电压给所述LED光源;在所述触发电路停止工作时,所述控制器提供24V电压给所述LED光源。
其中,所述LED光源的发光时间设置为0-999us。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分别与触发电路和LED光源连接,所述触发电路包括控制开关以及第一电源,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接收触发信号,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LED光源耦接,在控制开关导通时,控制器输出的电压增加,以使LED光源的亮度增加,提高LED光源的亮度;此外控制器能够精确控制,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2是图1中触发电路和控制器的工作时序图;
图3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LED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电路图。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控制器10分别与触发电路11和LED光源12连接,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赫格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赫格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7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