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堆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7129.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娟;周桂香;邱秀文;赵爱德;姚炎忠;方礼宁;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332005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堆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肥料发酵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堆肥机。
背景技术
堆肥是利用各种植物残体(作物秸秆、杂草、树叶、泥炭、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混合人畜粪尿经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而且与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弥补化肥所含养分单一,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减退的缺陷。
堆肥主要利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态的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和腐殖质,因此,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加快堆肥腐熟和提高肥效的关键。
堆肥装置是进行堆肥的必要设备,目前的堆肥装置存在堆肥质量不均匀,堆肥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堆肥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堆肥质量不均匀,堆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堆肥机,包括发酵室,发酵室通过伸缩板分隔成处于上方的一次发酵室和处于下方的二次发酵室;
一次发酵室的顶端外侧设有进料口,一次发酵室的顶端内侧设有喷洒装置,一次发酵室的内部设有卧式搅拌装置,一次发酵室的外部设有曝气装置,二次发酵室的侧壁下端设有出料口;
卧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减速器和电机,搅拌轴上设有叶轮,叶轮为螺旋式和杆式组合叶轮,搅拌轴和叶轮均为空心结构,叶轮上设有曝气孔,搅拌轴上设有减速器,减速器连接有电机,减速器和电机均设置在一次发酵室的外部;
曝气装置包括风机、套筒和传输管,套筒套设在搅拌轴的一端,搅拌轴在设有套筒部位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搅拌轴和套筒之间密封连接,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传输管,风机通过传输管与套筒连接,风机的出风口和套筒之间的传输管设置有空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伸缩板包括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导向滑槽轨道,第二伸缩板的侧面设有把手,把手垂直于导向滑槽轨道安装,第一伸缩板上导向滑槽轨道的两侧开设有供把手推拉的导向槽,把手穿过导向槽暴露在发酵室的外部。
其中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均为设置有过滤孔的板状结构。
其中喷洒装置包括喷洒管道,喷洒管道的下端设有花洒,喷洒管道的一端设有管接头。
其中一次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的壁面均为双层结构,在双层的壁面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其中一次发酵室的顶端外侧还设有粉碎机和尾气收集口,粉碎机和尾气收集口均与一次发酵室相通,进料口位于所述粉碎机的上端。
其中粉碎机包括粉碎箱,粉碎箱内部设有粉碎刀片。
其中一次发酵室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一次发酵室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显示器连接。
其中二次发酵室的底端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端设有滚轮,滚轮上设有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的空气直接进入堆肥内部,大大提高氧利用率,使堆肥热量更均匀渗透,大大缩短堆肥时间,有效提高堆肥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堆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堆肥机中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次发酵室,2.二次发酵室,3.进料口,4.出料口,5.搅拌轴,6.叶轮,7.曝气孔,8.减速器,9.电机,10.风机,11.套筒,12.传输管,13.空气加热器,14.第一伸缩板,15.第二伸缩板,16.导向滑槽轨道,17.把手,18.导向槽,19.喷洒管道,20.花洒,21.管接头,22.粉碎机,23.尾气收集口,24.温度传感器,25.湿度传感器,26.显示器,27.支撑腿,28.滚轮,29.刹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7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