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棒存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6145.4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9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益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存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塑料棒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棒,是一种以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辅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的实心的棒材。由于其耐腐蚀、加工容易、加工成本低,因此常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原材料。
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塑料棒生产企业,随着塑料棒的大量生产,如何存放塑料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目前的塑料棒生产后,均是将其重叠堆放在储存地,由于塑料棒的表面通常是光滑的,因此重叠堆放,使得塑料棒易坍塌;而且塑料棒直接堆放在地面,而通常厂房的地面均角潮湿,会导致塑料棒变脏,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塑料棒存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塑料棒重叠堆放易倒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塑料棒存放装置,包括纵截面呈矩形的存放架,存放架包括两个横板和两个竖板,顶部的横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放置槽,放置槽的底部连接有气囊,气囊的中部与放置槽连接,气囊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上设有气泵。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将塑料棒放置在气囊内,通过气囊以及放置槽的限制,将塑料棒进行固定,避免塑料棒散落,并且使得塑料棒整齐的排放。需要使用塑料棒时,启动气泵,气泵向气囊内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带动塑料棒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塑料棒的取出。
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1、塑料棒能通过腔和放置槽进行限制,避免塑料棒散落,并且使得塑料棒整齐的排列;
2、通过将塑料棒放置在气囊内,通过气囊膨胀,能实现塑料棒的取出,方便塑料棒拿取;
3、通过存放架将塑料棒与地面隔离开,能避免塑料棒变脏,能减少使用前塑料棒的清洗,节约时间。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所述放置槽的内圈设有缓冲橡胶圈。能避免塑料棒与放置槽撞击导致的受损。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有硅胶层。能够避免塑料棒将气囊戳破。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放置槽的纵截面呈缩口状。能够对塑料棒放入进行导向。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固定圈,放置槽的底部设有挂钩。通过环形固定圈与挂钩的配合,能够将气囊进行固定,并且能调节气囊的长度。
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顶部的横板的一侧设有滑料板。塑料板取出后,能在滑料板上进行暂时存放。
优选方案六:基于优选方案五,所述滑料板上设有传送带。能够对塑料棒进行传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棒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挂钩与环形固定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存放架1、横板11、放置槽111、竖板12、缓冲橡胶圈2、气囊3、环形固定圈4、挂钩5。
如图1所示,包括纵截面呈矩形的存放架1,存放架1包括两个横板11和两个竖板12,底部的横板11的底部设有两个滚轮,滚轮上设有固定件。顶部的横板1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放置槽111,如图3所示,放置槽111的底部连接有气囊3,气囊3的中部与放置槽111连接,气囊3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上设有气泵,出气口上设有密封塞。
放置槽111的内圈设有缓冲橡胶圈2,所述气囊3的外表面设有硅胶层,放置槽111的纵截面呈缩口状。如图2所示,气囊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固定圈4,放置槽111的底部设有挂钩5,顶部的横板11的一侧设有滑料板,滑料板上设有传送带。
使用本实施例时,首先,塑料棒需要存放时,通过放置槽111将塑料棒放置在气囊3内,并可以根据塑料板的尺寸,调节气囊3的长度,以适应塑料棒的存放。需要使用塑料棒时,启动气泵,通过气泵向气囊3内充入气体,从而实现气囊3的膨胀,将塑料棒向上推,从而将塑料棒推起,方便拿取使用。当塑料棒到达放置槽111顶端后,能够放置在滑料板上,通过传送带进行传输。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益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象山益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6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