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发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6136.5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仁;彭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森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6 | 分类号: | H05B3/16;H05B3/03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5 | 代理人: | 万翌春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发热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适用于对衡式电暖器的电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衡式电暖器的电发热装置,绝缘板同一侧的发热丝在偶然的外力因素下容易接触产生短路,从而将电阻丝烧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容易短路的电发热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发热装置,包括两绝缘板和至少两组发热丝组,所述两绝缘板是上下层叠在一起的,上层的绝缘板上设有至少两排上通孔,下层的绝缘板上设有至少两排下通孔,各发热丝组分别包括一经上通孔向上凸伸的上发热丝和一经下通孔向下凸伸的下发热丝,所述上发热丝与所述下发热丝是错位的,所述绝缘板上设有与所述发热丝组一一对应的接线端子以及供所有发热丝组共用的公共端子,各上发热丝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联接固定,所有下发热丝与所述公共端子联接固定。
以上技术方案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该电发热装置有两组发热丝组、两排上通孔和两排下通孔。
各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有可接电源火线的引线。
以上各技术措施可择一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由于绝缘板同一侧的发热丝都与电源的火线相接或者是都与零线相接,即使接触,也不会烧断发热丝,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电发热装置,包括两绝缘板和两组发热丝组,所述两绝缘板是上下层叠在一起的,上层的绝缘板1上设有两排上通孔11,下层的绝缘板2上设有两排下通孔,各发热丝组分别包括一经上通孔向上凸伸的上发热丝31、41和一经下通孔向下凸伸的下发热丝32、42,所述上发热丝与所述下发热丝是错位的,所述绝缘板上设有与所述发热丝组一一对应的接线端子5、6以及供所有发热丝组共用的公共端子7,各上发热丝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联接固定,所有下发热丝与所述公共端子联接固定。各接线端子5、6分别连接有可接电源火线的引线8、9。
上发热丝31与下发热丝32通过铆钉10连接组成一发热丝组,该发热丝组连接在接线端子5与公共端子7之间。
上发热丝41与下发热丝42通过铆钉10连接组成另一发热丝组,该发热丝组连接在接线端子6与公共端子7之间。
两发热丝组分别或同时通电,可形成1200瓦、800瓦、2000瓦三档加热模式。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图1中,垂直图纸向外为“上”,垂直图纸向内为“下”,故图1只示出了上层的绝缘板。
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森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森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6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工程用信号塔
- 下一篇:一种带减力槽的石墨烯电热膜座椅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