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热性能检测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5923.8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山大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顾雯 |
地址: | 2019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性能 检测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性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测试片状隔热材料、可准确调节隔热材料高度、适用于不同尺寸隔热材料、牢固固定、防止热气流干扰的隔热性能检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隔热材料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传统绝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新型绝热材料,如气凝胶毡、真空板等。隔热材料分为多孔材料,热反射材料和真空材料三类。前者利用材料本身所含的孔隙隔热,因为空隙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如泡沫材料、纤维材料等;热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出去,如金、银、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真空绝热材料是利用材料的内部真空达到阻隔对流来隔热。飞机座舱和驾驶舱内常用泡沫塑料、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真空隔热板来隔热。
现有的隔热性能检测设备,通过隔热材料一面的加热器进行加热,两面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加热器一般为加热丝的加热方式,会产生热气流,所以隔热材料是放置在支撑架上进行隔热检测,但现有的支撑架不能调节高度,无法针对不同的隔热材料进行调整,不能确定隔热材料距离热源的高度,不利于隔热性能检测。需要一种测试片状隔热材料、可准确调节隔热材料高度、适用于不同尺寸隔热材料、牢固固定、防止热气流干扰的隔热性能检测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片状隔热材料、可准确调节隔热材料高度、适用于不同尺寸隔热材料、牢固固定、防止热气流干扰的隔热性能检测支撑装置。
隔热性能检测支撑装置,包括:
加热源,所述加热源与热源出口架导通,上部为水平面,设有线性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为倒T形;
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底部为倒T形,与滑动槽配合,上部设有带有内螺纹的沉孔,与升降杆通过螺纹配合,中部固定支撑块,所述滑动杆数量为三个以上,分布在热源出口架的四周,所述支撑块固定透明标尺,所述升降杆设置外螺纹,套有固定螺母,所述透明标尺与升降杆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加热源为电阻加热器,外部为长方体的壳体。
所述热源出口架为圆管,位于加热源上部中心。
所述滑动槽为两条,相互平行,所述滑动杆的数量为四根,每条滑动槽上设有两根滑动杆。
所述支撑块设有L形槽,竖向固定透明标尺,横向设有内螺纹,通过紧定螺钉固定透明标尺。
所述固定螺母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透明标尺上设有刻度,刻度基点与热源出口架的上部水平面共面。
本实用新型加热源与热源出口架导通,上部为水平面,设有线性的滑动槽,滑动槽为倒T形;滑动杆底部为倒T形,与滑动槽配合,上部设有带有内螺纹的沉孔,与升降杆通过螺纹配合,中部固定支撑块,滑动杆数量为三个以上,分布在热源出口架的四周,支撑块固定透明标尺,升降杆设置外螺纹,套有固定螺母,透明标尺与升降杆的轴线相互平行。调节滑动杆底部的滑槽,根据片状隔热材料的尺寸调节位置,调节升降杆上固定螺母用于放置或者夹紧片状隔热材料,再通过透明标尺读出片状隔热材料底部高出热源出口架上平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测试片状隔热材料、可准确调节隔热材料高度、适用于不同尺寸隔热材料、牢固固定、防止热气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槽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块的剖视图;
图中:1、加热源,2、热源出口架,3、滑动槽,4、滑动杆,5、升降杆,6、支撑块,7、透明标尺,8、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隔热性能检测支撑装置,包括:加热源1,加热源1与热源出口架2导通,上部为水平面,设有线性的滑动槽3,滑动槽3为倒T形;滑动杆4,滑动杆4底部为倒T形,与滑动槽3配合,上部设有带有内螺纹的沉孔,与升降杆5通过螺纹配合,中部固定支撑块6,滑动杆4数量为三个以上,分布在热源出口架2的四周,支撑块6固定透明标尺7,升降杆5设置外螺纹,套有固定螺母8,透明标尺7与升降杆5的轴线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山大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山大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5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激光器射频驱动源
- 下一篇:一种简易光纤激光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