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35042.6 | 申请日: | 201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5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梁雄燕;顾玉芳;杨玉莹;方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头 式吸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耗材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吸取废液时,其吸液管多为不可自卸吸头,常常要两只手同时辅助操作,且置于超净工作台之外,这样操作者在实验时不可避免的与外界接触,造成实验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包括:外壳和穿设于所述外壳的吸液枪,所述吸液枪包括吸管、与套设与所述吸管上的枪头助推装置、与所述吸管一端连接的吸头,与所述吸管另一端连接的橡皮管,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的贯通槽,所述吸管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吸头助推器外表面上设有一对推块和一对抵接块,所述推块穿设于所述贯通槽,且可在所述贯通槽内滑动;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外壳间设有一弹簧,所述一端与所述抵接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者可单手完成整个吸液及下吸头的操作,提升了试验的效率的同时,还尽可能的减少了实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外壳,11—贯通槽,12—外螺纹,2—吸液枪,21—吸管,211—连接槽,212—内螺纹,22—吸头助推器,221—推块,222—抵接块,223—弹簧,23—吸头,24—橡皮管,241—匝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包括:一外壳1及一吸液枪2,所述吸液枪2穿设于所述外壳1,所述吸液枪2包括吸管21、一枪头助推装置22、一吸头23、一橡皮管24、一吸气装置及一电源,所述枪头助推装置22与所述吸管21相固定,所述吸头23与所述吸管21的一端连接,所述橡皮管24与所述吸管21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气装置与所述橡皮管24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吸气装置连接,所述电源为所述吸气装置供电。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于本实施例中,外壳1呈圆环柱状,外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关于外壳1对称的贯通槽11。外壳1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外螺纹12。
吸管21呈圆环柱状,吸管21远离橡皮管24的一端设有连接槽211,用于连接吸头23。吸管21上设有与外螺纹12相匹配的内螺纹212。吸管21与外壳1螺纹连接。
吸头助推器22呈圆环柱状,套设在吸管21上且相对吸管21可滑动,吸头助推器22外表面上设有一对推块221和一对抵接块222。推块221穿设于贯通槽11,且可在贯通槽11内滑动。抵接块222的底面抵接有弹簧223,弹簧223一端与抵接块222抵接,另一端与外壳1抵接。
吸头23与吸管21可拆卸连接。
橡皮管24一端设有匝丝241且与吸管21连接,于本实施例中,橡皮管24与吸管21通过匝丝241相固定。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插上对应型号的吸头23直接开始吸液,吸完废液后,将推块221向下推,带动吸头助推器22相对吸管21滑动,吸头23被吸头助推器22推动并脱离吸管,松开推块221,吸头助推器22在弹簧223的作用下恢复原位,液体吸取完成。该装置使用简便,单手即可完成引流操作,有效的减少了实验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卸吸头式吸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者可单手完成整个吸液及下吸头的操作,提升了试验的效率的同时,还尽可能的减少了实验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5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