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口腔门诊吸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34942.9 | 申请日: | 201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左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 地址: | 1160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口腔 门诊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门诊用辅助仪器,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口腔门诊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门诊的日常工作中,口腔医生每天都要对各种修复材料(如:石膏、塑料、合金、树脂和陶瓷等)进行打磨,然而这种打磨都是在牙科治疗椅旁,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产生的大量粉尘会悬浮于空气中;同时,切割打磨过程中车针与材料间摩擦产热,会产生一股难闻的气味,空气质量极差。粉尘和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会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呼吸道、眼睛、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有害因素有时候是急性效应,短期内即可出现,容易被认识。而另一些时候暴露是缓慢的,须经过很长时间才可能发现。如长期接触瓷粉尘的医师可能会患硅肺,是长期吸入游离SiO2粉尘沉着于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职业病。患者多在接触硅尘10-15年后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即使脱离硅尘接触后,肺部病变仍继续发展。晚期重症病例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和肺结核病。迄今,硅肺仍无药可治,医生只能对症治疗。
同时由于口腔的诊疗主要靠牙科治疗椅上的灯提供照明,而修复材料的打磨,是在口腔外进行的,依靠诊室的光源提供照明,然而诊室的光源通常不能够满足操作的需要,所以医生往往要被迫拉近面部和修复材料的距离,这使得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直接被医生吸入体内,危害进一步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大大降低粉尘、气味和噪音污染,保护患者与医护人员不受粉尘影响的便携式口腔门诊吸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口腔门诊吸尘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滚轮2,壳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器3,且在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吸尘器3的开关4,吸尘器3上方的壳体1内腔中设置有打磨机5,壳体1的上部空间为工作腔6,与所述的工作腔6相配的设置有与壳体1相铰接的上盖7,且上盖7的边沿处设置有锁扣8,上盖7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9,在工作腔6顶部的壳体1内设置有LED照明灯10,在工作腔6左右两侧的壳体1上开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有橡胶波片11,在工作腔6的底部连接有吸尘管路12,所述吸尘管路12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拦网13,而吸尘管路12的底端则与吸尘器3相连,所述打磨机5的打磨手柄14位于工作腔6内,并且在工作腔6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打磨手柄14相配的放置架15。
在所述壳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铰接门16。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便携式口腔门诊吸尘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构建出一个封闭且便于操作的空间(工作腔),并且为工作空间配置有透明视窗、照明、吸尘装置和打磨装置,在这个空间内对修复材料进行打磨,能够随时将产生的粉尘吸走,保护诊室环境不受污染,防止患者和医护人员吸入粉尘;而且它能够给操作人员(医生)提供一个良好清晰的视野环境,有利于进行更加精准的调磨;它体积小巧,移动方便,操作简单,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口腔门诊吸尘装置,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壳体1,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滚轮2,壳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器3,该吸尘器3的开关4位于壳体1的侧壁上,在吸尘器3上方的壳体1内设置有打磨机5,壳体1的上部空间为工作腔6,在壳体1的顶端铰接有与所述工作腔6相配的上盖7,并且在上盖7的边沿处还设置有能够将上盖7锁紧在壳体1上的锁扣8,上盖7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9,在工作腔6顶部的壳体1处还设置有LED照明灯10,在工作腔6左右两侧的壳体1上则开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有橡胶波片11,当操作人员的手臂通过开口伸到工作腔6内部时,橡胶波片11能够紧密地贴附在手臂四周,最大限度的防止工作腔6内的粉尘飞扬到壳体1外部;在工作腔6底部的底板上连接有吸尘管路12,在吸尘管路12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拦网13,能够防止意外掉落的修复材料被吸入吸尘器3中,吸尘管路12的底端与吸尘器3相连,打磨机5的打磨手柄14位于工作腔6内部,并且在空做强6内还设置有与上述打磨手柄14相配的放置架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未经大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4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