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消音棉的消音泵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4864.2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雄;张英彪;许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消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消音棉的消音泵浦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产品因具有重量轻,可因应需求任意展收,具有使用与收藏方便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如应用于家居使用的充气床、充气沙发,应用于户外的水池等等。
而充气产品在使用前需借助泵浦进行充气,充气产品膨胀后才能进行使用。目前的泵浦充气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这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消音棉的消音泵浦结构,其设有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可以降低泵浦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消音棉的消音泵浦结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本体、泵罩和泵罩盖,本体内设有马达,本体和泵罩之间形成第一腔室,该第一腔室内设有连接马达的叶轮,第一腔室侧面形成一出风口;泵罩盖上设有一进风口,泵罩盖和泵罩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进风口、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以及出风口相互连通形成风道,该风道上设有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包括设置在泵罩盖和泵罩之间的第一消音棉以及设置在本体与泵罩之间的第二消音棉。
所述第一消音棉呈环状结构,其设置在泵罩上,并套设于泵罩盖内。
所述第二消音棉位于第一腔室的侧壁上靠近出风口的位置处,该第二消音棉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
所述固定件为设置在第一腔室底部的卡块,而第二消音棉上设有配合卡块的卡槽。
所述第一消音棉和第二消音棉的密度为20-25。
所述本体的下端可以设置一与本体配合连接的本体盖,该本体盖上设有控制马达的开关以及连接马达的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浦的风道上设置消音装置,以消除泵浦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采用泵浦对充气产品进行充电时,该消音装置可以避免泵浦产生噪音过大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消音装置的第一消音棉和第二消音棉主要用于消除中频噪音和高频噪音。噪音传播过程中经过消音棉时,噪音会与消音棉中无数小孔内的空气发生震动,其中一部分噪音能量会用于克服摩擦阻力和粘滞力而变为热能,从而达到消除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消音棉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消音棉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内置消音棉的消音泵浦结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本体11、泵罩12和泵罩盖13,本体11内设有马达15,本体11和泵罩1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该第一腔室内设有连接马达15的叶轮14,第一腔室侧面形成一出风口111;泵罩盖13上设有一进风口131,泵罩盖13和泵罩12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进风口131、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以及出风口111相互连通形成风道,该风道上设有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还可以包括消音棉,该消音棉包括位于泵罩盖13和泵罩12之间的第一消音棉31以及位于本体11与泵罩12之间的第二消音棉32。
上述本体11的下端可以设置一与本体11配合连接的本体盖16,当本体11内的马达15出现故障时,可以拆除该本体盖16对马达进行维修处理,在本体盖16上可以设置控制马达15的开关17以及连接马达15的电源线18。
参照图1至图5所示,第一消音棉31呈环状结构,具体设置在泵罩12上,并套设于泵罩盖13内。当气流在叶轮14作用下由第二腔室进入第一腔室时,在第二腔室内泵罩12和泵罩盖13连接处压力较低,容易产生空穴,气流在高压区体积被压缩,到低压区时,体积突然增加,产生爆炸而形成噪音。所以在第二腔室内泵罩12和泵罩盖13连接处设置第一消音棉31,对噪音产生具有一定的阻挠作用,从而降低噪音强度。
第二消音棉32位于第一腔室的侧壁上靠近出风口11的位置处,该第二消音棉3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一腔室的侧壁上,避免第二消音棉32在叶轮14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当气流在叶轮14作用下由第一腔室进入出气口时,在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的侧壁靠近出风口位置处压力较低,容易产生空穴,气流在高压区体积被压缩,到低压区时,体积突然增加,产生爆炸而形成噪音。所以在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的侧壁靠近出风口111位置处设置第二消音棉32,对噪声产生具有一定的阻挠作用,从而降低噪音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4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光延时器
- 下一篇:一种光机的三棱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