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后视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34555.5 | 申请日: | 201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强;刘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可赛(太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伟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外后视镜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习知的一种可折叠式外后视镜装置通常可以包括设置有支承孔的基板,支承孔中穿设有支承轴,从而基板通过支承轴实现与外后视镜底座的转动连接。
在外后视镜装置折叠过程中,支承轴和基板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然而,现有的加工工艺会限制支承轴和支承孔之间的同轴度。因此在基板转动时,支承轴和支承孔内壁会产生摩擦引起噪音。尤其是当支承轴和基板均由金属材质制成时,支承轴和支承孔内壁会由于金属间摩擦产生较大的噪音,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扰。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装置,能有效消除因支承轴与支承孔内壁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后视镜装置,包括:
用于安装镜片的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支承孔,所述支承孔内设置有容置槽;
穿设在所述支承孔中并能在其中转动的支承轴,所述基板通过所述支承轴与后视镜底座转动连接;
包括本体以及紧固套的扶正体,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紧固套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端并向上延伸,所述紧固套套设在所述支承轴外;
套设在所述支承轴外并位于所述紧固套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固在所述本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支承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紧固套呈筒状,呈筒状的所述紧固套与所述支承轴过盈配合,以使所述扶正体能在所述支承轴的带动下转动。
优选地,所述本体呈环状,呈环状的所述本体与所述容置槽间隙配合,以使所述本体在所述容置槽中具有沿径向移动的余量。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端靠近所述支承轴的一侧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紧固套设置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扶正体由柔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承轴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有止挡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固在所述止挡圈上。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设置包括本体以及紧固套的扶正体,其中紧固套套设在支承轴外并能随支承轴一同转动,从而带动本体在容置槽中周向转动。当支承轴和支承孔之间存在同轴度差异而导致支承轴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径向摆动时,通过与紧固套相连接的本体与容置槽内壁之间的顶触作用,实现对支承轴的扶正作用,从而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支承轴的摆动幅度,避免支承轴与支承孔内壁发生摩擦,进而消除因此而产生的噪音。
其它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中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例示的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后视镜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后视镜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部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是基于说明书附图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可赛(太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法可赛(太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4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检测丝网印刷效果的吸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