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与再利用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3480.9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森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再利用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与再利用水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不仅如此,生产生活中还存在着严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导致人类耐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现目前,解决水资源贫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如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与再利用水箱,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雨水收集与再利用水箱,包括水箱外壳,所述水箱外壳顶部固定有雨水收集箱,水箱外壳内部设置过滤内胆,水箱外壳内壁与过滤内胆外壁之间形成储水腔,水箱外壳侧面顶端开设溢水口,底端开设排水口,所述溢水口和排水口与储水腔连通,所述雨水收集箱顶部开设进水口,雨水收集箱侧面底端开设出水口,出水口安装滤网,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过滤内胆,雨水收集箱底部开设排渣口,排渣口设置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收集箱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水箱外壳顶部,雨水收集箱顶部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位于进水口旁边,观察口安装有配套水箱盖,对应观察口在雨水收集箱侧面设有延伸至水箱外壳顶部的楼梯一。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外壳顶部边缘设有安全护栏,从安全护栏沿水箱外壳侧面安装楼梯二至地面。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内胆顶部设置有清淤口,清淤口一部分裸露在外,另一部分位于雨水收集箱的下方,在清淤口上配套设置金属盖,过滤内胆内部分层设置过滤材质,过滤材质至少设置一层,过滤内胆侧面下端设置渗水孔,渗水孔连通储水腔。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口连接抽水泵,抽水泵出水端前方安装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收集雨水,还能将其净化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水箱外壳顶部设置雨水收集箱并在雨水收集箱出水口安装滤网,有利于初步过滤收集的雨水中携带的大的垃圾和杂质;
3.雨水收集箱设置观察口,有利于查看垃圾和杂质累积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清理,垃圾和杂质从雨水收集箱底部开设的排渣口排出,排渣方便有效,雨水收集箱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水箱外壳顶部是为了便于排渣及为过滤内胆清淤和更换过滤材质预留空间;
4.安装的安全护栏及楼梯一和楼梯二有利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方便工作人员工作;
5.过滤内胆内至少放置一层过滤材质,就是为了将收集的雨水进行有效过滤,以便再次利用;
6.溢水口有利于疏导收集的多余的雨水,以免储水腔因空间不足而导致清淤口溢水现象;
7.抽水泵出水端前方安装单向阀,有利于防止水回流至储水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箱外壳和过滤内胆及其内部设置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雨水收集与再利用水箱,包括水箱外壳1,所述水箱外壳1顶部固定有雨水收集箱2,水箱外壳1内部设置过滤内胆17,水箱外壳1内壁与过滤内胆17外壁之间形成储水腔19,水箱外壳1侧面顶端开设溢水口13,底端开设排水口14,所述溢水口13和排水口14与储水腔19连通,所述雨水收集箱2顶部开设进水口3,雨水收集箱2侧面底端开设出水口10,出水口10安装滤网11,滤网11的目的是为了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将大的垃圾和杂质挡在雨水收集箱2内,出水口10通过管道连通过滤内胆17,雨水收集箱2底部开设排渣口7,排渣口设置有阀门21,打开阀门21,工作人员即可将雨水收集箱2内累积的垃圾和杂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森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森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3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车位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个备用指纹识别单元的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