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水位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3343.5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自动 水位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水位控制器。
背景技术
水位控制器是指通过机械式或电子式的方法来进行高低水位的控制,可以控制电磁阀、水泵等,成为水位自动控制器或水位报警器,从而来实现半自动化或者全自动化。现有技术中,水位控制器的种类繁多,功能各有优劣,为了提高灵敏度,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气自动水位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继电器组成,电池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继电器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后并作为第二低水位检测端,电池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继电器第一常闭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第一常闭开关的第二端为第一低水位检测端,第一低水位检测端和第二低水位检测端均位于储水容器内的底部,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为高水位检测端,高水位检测端位于储水容器的水位上限设定点,继电器的第二控制开关串联在水泵的控制回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气自动水位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采用三极管和继电器为核心控制器件,其控制灵敏,无需单片机,缩减成本,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池E、第一电阻R1至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继电器K组成,电池E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继电器K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后并作为第二低水位检测端c,电池E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同时与继电器K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同时与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继电器第一常闭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第一常闭开关K1的第二端为第一低水位检测端b,第一低水位检测端b和第二低水位检测端c均位于储水容器内的底部,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为高水位检测端a,高水位检测端a位于储水容器的水位上限设定点,继电器K的第二控制开关串联在水泵的控制回路上(常规技术,附图中未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储水容器处于正常水位时,继电器K的第一常闭开关K1为闭合状态,电池E正极经水体导电、再经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第一三极管VT1提供基极电流,使第一三极管VT1达到饱和导通,随着水位的继续下降、当水位降至水池ab点下时、电池E正极与第一电阻R1开路,第二三极管VT2失去基极电流而截止,第一三极管VT1集电极电位迅速升高,电池E经第一电阻R1为第一三极管VT1提供基极电流,使之导通,继电器K吸合,接通水泵电路,使水泵工怍。同时,常闭触点Kl断开,池中cd点开路,水池加水后,即使水位到达b、c点,时电路也无影响,电池E正极与第一电阻R1间仍然处于开路状态,第一三极管VT1继续截止,必须持水位达到a点时,电池E正极才能通过水阻与第一电阻R1形成通路,第二三极管VT2由导通变为截止,继电器K释放,水泵停止供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3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导航方法的惯性导引车
- 下一篇:一种层析柱使用的温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