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实用的手动剥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32825.9 | 申请日: | 201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童龙;李彬;陈丽洁;耿养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47J17/14 | 分类号: | A47J17/14;A23N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 地址: | 404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轴 底板 主动轴 立板 鲜笋 本实用新型 从动齿轮 小径 滚动轴承 简易 零售市场 平行设置 依次设置 主动齿轮 转动连接 传统的 人工手 支撑脚 竹农 竹笋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实用的手动剥笋机,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平行设置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块立板,底板远离立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脚,两立板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主动轴、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主动轴、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均通过滚动轴承与两块立板转动连接,主动轴、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上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一和从动齿轮二。本实用新型适合单个竹农家庭及小径笋鲜笋零售市场等竹笋用量少的场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价格低廉,老百姓非常容易接受;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手剥剥笋成本低、剥笋效率高,能够满足小径笋大批量上市时的加工速度,同时加工出来的鲜笋品相好,不会出现品相参差不齐的情况,能够提高鲜笋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实用的手动剥笋机。
背景技术
竹笋是传统的森林蔬菜之一,是天然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竹笋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全面、膳食纤维含量高、低糖低热量,对改善胃肠道功能、降脂减肥有很多好处。竹笋作为一种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般的洁净,亦无化学、农药、灰尘的污染,满足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故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据有关报道,常食笋菜有明显的保健疗疾作用。咳嗽多痰、胸膈不利,常吃凉拌笋有疗效;春笋煮粥,可治胃肠有热、小便不利、大便不畅。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便秘等老年性疾病的患者常吃笋菜也有辅助治疗作用。竹笋作为天然保健食品,在日本及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竹笋成了山区人民出口创汇、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
目前,在我国西南偏远高山地区拥有大面积的高山竹种(平竹、油竹、筇竹、方竹),主产小径笋(1~3cm),采摘鲜笋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竹笋在食用前需要先去除外部的笋壳,在当地小径笋剥除笋壳均采用人工手剥,该工序耗时费力、效率低,剥出的鲜笋品相参差不齐,笋的价格大打折扣。传统的手工剥除笋壳与小径笋大批量上市时所要求的加工速度相矛盾,这个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实用的手动剥笋机,用于单个竹农家庭及小径笋鲜笋零食市场等竹笋用量少的场合,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剥笋效率和鲜笋品相。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简易实用的手动剥笋机,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平行设置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块立板,底板远离立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脚,两立板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主动轴、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主动轴、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均通过滚动轴承与两块立板转动连接,主动轴、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上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一和从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一和从动齿轮二由上至下依次啮合,主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摇动把手,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远离摇动把手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体,连接体远离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剥皮插片,立板上位于剥皮插片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连接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侧面开口的盲孔,剥皮插片的一端从开口处嵌入盲孔内,剥皮插片与盲孔远离连接体端部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一,剥皮插片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向内倾斜的锋口。
进一步,支撑板远离立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定位挡板的底端设置有滑槽,底板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吻合的滑轨,定位挡板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作用安装于滑轨上,定位挡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靠近剥皮插片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剥皮插片的U型定位框,U型定位框上设置有与剥皮插片相匹配的插口。
进一步,定位挡板的顶端设置有滑杆,顶板上设置有与滑杆相吻合的滑孔,滑孔设置有弹簧二,滑杆的远离定位挡板的一端嵌入滑孔、并与弹簧二构成可压缩的伸缩杆结构。
进一步,滑杆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滑杆前后对称设置于定位挡板上,两根滑杆之间设置有U型扶手。
进一步,支撑板的上表面与U型定位框的底面持平,定位槽的底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持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2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