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管道和立式蒸养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0306.9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官;赵品仲;罗国平;刘川;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管道 立式 蒸养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养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管道和立式蒸养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优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开发低品质褐煤资源被提上工程,但对于含有20%~50%水分的褐煤,如何实现洁净高效燃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困扰褐煤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问题。蒸养釜是褐煤提质工艺中的核心设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用饱和蒸汽脱除褐煤中的水分,提高产品品质。但目前的蒸养釜有效容积低,蒸养效率不高。而且蒸养后的部分蒸汽直接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蒸养釜内的管道设置也不能够使得内部的褐煤被充分均匀蒸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管道和立式蒸养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管道和立式蒸养釜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蒸汽管道,包括多个管道组件;
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蒸汽汇环和多根延伸管,所述蒸汽汇环内部设置环形的气道;
所述延伸管与所述蒸汽汇环连接,所述延伸管向所述蒸汽汇环的径向的外侧延伸,所述延伸管远离所述蒸汽汇环的一端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道还包括多根第一蒸汽管,所述第一蒸汽管轴向与所述蒸汽汇环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一蒸汽管的一端与一个蒸汽汇环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另一个蒸汽汇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蒸汽汇环连接,所述进气管向所述蒸汽汇环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的端头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端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道还包括第二蒸汽管,多个所述管道组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蒸汽管的一端连接在一个所述管道组件的延伸管上,另一端连接在相邻所述管道组件的延伸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蒸汽管与所述蒸汽汇环所在平面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蒸汽汇环上设置有出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管上设置有出气孔。
一种立式蒸养釜,包括蒸养釜釜身和上述的蒸汽管道;
所述蒸养釜釜身包括釜体,所述蒸汽管道安装在所述釜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蒸汽汇环所在平面与所述釜体的轴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蒸汽管道的多蒸汽汇环中连接多蒸汽管的排布方式,使得每一根蒸汽管辐射范围增大,而蒸汽的辐射更加均匀。这种方式优于卧式蒸压釜沿内壁布置的环形排列方式,可以缩短加热和保温时间,保证物料均匀受热,避免物料过蒸或未蒸透现象,提高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避免设置过多蒸汽管而造成的阻塞卸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养釜釜身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板阀和安装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II-II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裙座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蒸养釜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0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