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0168.4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玲;吴自星;申永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盖板 翻转 压力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三元锂离子电池得到迅速发展,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目前,方形铝壳的三元电池,主要通过一种防过充的盖板和过充产气型添加剂配合使用,解决三元电池的使用安全问题以及过充安全问题。其工作原理是:电池在发生过充的情况下,电池在高电压下产生大量气体,使得电池内部压力过高,防过充盖板在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翻转片(SSD)发生翻转,电池发生短路,电极薄弱处熔断,切断电池供电。因此,盖板的翻转压力就是保证电池过充安全性的最关键参数,检测盖板的翻转压力成为防过充盖板的关键指标及必检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连接件、输气机构和万用表,其中:
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供待测电池卡入的夹道;
连接件位于所述夹道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连接件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一端伸入对接通道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内部设有轴向布置且两端贯通的输气通道;
输气机构用于向所述输气通道内部输送气体;
万用表用于对待测试电池的电压或者内阻进行监测。
优选地,对接通道远离所述夹道的一端贯通连接件。
优选地,连接件为柱形体,对接通道为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通道,且对接通道径向贯通连接件。
优选地,螺纹杆的外周设有橡胶垫层。
优选地,螺纹杆的外周且位于靠近对接通道的一端设有橡胶垫层。
优选地,橡胶垫层的厚度为2-5mm。
优选地,螺纹杆远离对接通道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的推柄。
优选地,连接件为柱形体。
优选地,输气机构包括气瓶、连接气瓶和螺纹杆的输气管道以及用于控制气瓶与螺纹杆之间通断的压力阀。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配合在二者之间形成夹道,以供电池卡入保持固定;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与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使所述夹道内的电池一侧可以伸入该对接通道内,并利用螺纹杆的旋进旋出,使螺纹杆与该电池的注液口连接、密封,从而使得输气机构可以通过螺纹杆内部的输气通道向电池内部输送气体,以调节该电池内部的压力,并在输入气体的过程中,使万用表与该电池的正负极柱接触连接,以监测该电池电压或者内阻,以通过观察该电池正负极柱的内阻或者电压的变化来判定SSD是否翻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利用电池的注液口直接向电池内部输送气体,无需改变电池原有结构即可完成测试,且利用螺纹杆与待测试电池的注液口连接,在连接时自动在连接处形成密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有效保证测试数据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中所述螺纹杆与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中所述螺纹杆与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连接件3、输气机构4和万用表5,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0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