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大棚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29676.0 | 申请日: | 2017-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方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秀屿区群韬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大棚 病虫害 预防 综合治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大棚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当然是指能够帮助农民快而准确的得知大棚内空气、土壤的各项数据,可对被测环境的湿度进行实时精密监控,使环境湿度指标符合工作要求,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凝露产生,用数字显示湿度的设定值或测量值,农民可通过按钮自行设定湿度控制值。
但现有的农业大棚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移动搬迁不方便,不能快速适应新的环境,而且现有的装置使用时间过长后会出现数据不准确、反应慢的情况,导致大大缩短了返修周期,从而增加了使用的成本,不利于市场的扩展,另一方面,现有的装置扩充性不好,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农业大棚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大棚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大棚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装置机箱,所述装置机箱一侧的外表面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顶部的一侧设有总开关按钮,所述总开关按钮的一端嵌入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内部,并与所述操作面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总开关按钮的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镶嵌于所述操作面板内侧,并与所述操作面板通过凹槽卡合,所述装置机箱的内部设有集线盒,所述集线盒顶部的一侧设有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的底部嵌入于所述集线盒的顶部,并与所述集线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的侧面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顶端设有第一臭氧导管和套管,所述第一臭氧导管的一端贯穿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顶部,并与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臭氧导管的顶端设有臭氧导管外连接口,所述臭氧导管外连接口贯穿于所述装置机箱的顶部,并与所述装置机箱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臭氧导管一侧的外表面设有臭氧气体阀,所述臭氧气体阀与所述第一臭氧导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侧面设有第二臭氧导管,所述第二臭氧导管的一端设有气液混合器,所述气液混合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第二臭氧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气液混合器的顶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水阀,所述进水管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水阀,所述第一水阀和所述第二水阀均与所述进水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有水管外连接口,所述水管外连接口贯穿于所述装置机箱的一侧,所述气体混合器的一侧设有臭氧水导管,所述臭氧水导管的一端设有臭氧水管外接口,所述臭氧水管外接口贯穿于所述装置机箱的一侧,并与所述装置机箱紧密贴合,所述装置机箱的底部设有若干呈对称排列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底部的一侧设有校准按钮,所述校准按钮的一端嵌入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内部,并与所述操作面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装置机箱通过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机箱一侧的底部设有电源插孔,所述电源插孔贯穿设置于所述装置机箱的内部,并与所述装置主体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水导管一侧的外表面设有臭氧水阀,所述臭氧水阀与所述臭氧水导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农业大棚病虫害预防与综合治理装置,在装置机箱的底部设有支架和滚轮,可以使得装置的移动搬迁变得方便,从而方便了使用者操作,装置机箱一侧的外表面设计的校准按钮可以及时校准装置内部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增加返修周期,使得装置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这使得装置的市场前景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装置的外连接孔可以根据需求延长导管的长度,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机箱;2-操作面板;3-总开关按钮;4-显示屏;5-校准按钮;6-支架;7-滚轮;8-电源插孔;9-自动控制器;10-集线盒;11-第一臭氧导管;12-套管;13-臭氧气体阀;14-第二臭氧导管;15-气液混合器;16-进水管;17-第一水阀;18-第二水阀;19-臭氧水导管;20-臭氧发生器;21-臭氧水阀;22-臭氧导管外连接口;23-水管外连接口;24-臭氧水管外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秀屿区群韬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莆田秀屿区群韬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9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