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烘磨喷烧一体化煤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8530.4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毕焰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祖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20;B08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磨喷烧 一体化 煤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陶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磨喷烧一体化煤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热风炉中使用最多的有水煤浆炉和链排炉。水煤浆炉是把使用煤磨成煤粉,在煤粉加入50%的水分作为混合燃料燃烧,燃料中由于加了50%水分而且水分含量很高,会在燃烧时消耗过多能量将水汽化,使能量利用率降低浪费30%以上能量;而链排炉是使用小煤通过链排旋转的方式燃烧的,燃烧时正常情况下一般的煤热值有5200-5500大卡的热能,其中会有1500大卡左右热值燃烧不完全,这样既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也增加了煤的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针对陶瓷热风炉燃烧现象,为了充分把煤燃烧,需要把煤料粉碎,再送到煤粉炉进行燃烧,传统的做法是在输送前端,是将煤经过球磨机磨成粉后,放在煤粉储存罐里,再用雷蒙磨经过管道输送至煤粉炉,这种输送的方式管线长,甚至长至200多米,另外,南方用煤的水分在11-12%左右,北方用煤的水分在10-11%左右,使用雷蒙磨时,对煤的水分要求特别高,要求不得高于6%水分的煤才能使用,用煤水分要求不达标时,容易在雷蒙磨内堵塞和结渣,当管线出现堵塞时,管线长,检修起来困难,而且检修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煤粉储存罐,煤粉储存罐在密封的状态下容易爆炸,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磨喷烧一体化煤粉机,节约成本,结构简单,降低故障率,同时提高了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磨喷烧一体化煤粉机,包括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末端连接至煤仓,所述煤仓通过多个下料斗连接至多台螺旋螺杆机,多台所述螺旋螺杆机连接至多台破碎机,每台所述破碎机通过管道连接至煤粉炉,还包括有多台鼓风机,每台所述鼓风机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管道用于将煤料吹送至所述煤粉炉。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上方设有一风罩将其罩住,该风罩分别设有热能进风口与热能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外侧还设有一防护棚将其罩住,所述风罩位于所述防护棚内,所述防护棚底部设有多根煤灰收集管,每根所述煤灰收集管连接有鼓风机将煤灰收集管内的煤灰收集。
优选地,每台所述螺旋螺杆机的外壁设有加热器。
优选地,多根所述管道均布地连接至所述煤粉炉,使得煤粉均匀地撒至所述煤粉炉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带输送煤料,缩短输送用的管道,避免了检修管道时的困难,减少设备的维修率,同时在输送的同时增加自动烘干装置,对煤料进行自动烘干,烘干后的煤料再进行破碎,这种方式,煤料水分低,煤料不容易结渣与堵塞管道,还在输送带外部还设有一风罩,防止煤粉四处飘撒,且风罩外围还设有防护棚,使得输送带与其他设备封闭隔开,使得煤灰不飞出防护棚,防护棚下端设有煤灰收集管将煤灰收集;煤料粉碎后即用螺旋螺杆机进行送料,送料时增设了鼓风机吹送煤料,提高送料效率,也减少煤料在管道中堆积,造成堵塞,另外还省去了放置煤粉的煤粉储存罐,煤料磨成粉后即刻推送至煤粉炉内进行喷洒燃烧使用,避免了煤粉储存罐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取消了原来的球磨机,节约了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螺旋螺杆机31、下料斗7及加热器7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送带2、风罩21和防护棚2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喂料机,2-输送带,21-风罩,21a-热能进风口,21b-热能出风口,22-防护棚,22a-煤粉收集管,3-破碎机,31-螺旋螺杆机,4-管道,5-煤粉炉,6-鼓风机,61-气管,7-下料斗,71-加热器,8-煤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祖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祖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8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