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式钓鱼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8313.5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志明 |
主分类号: | A01K97/22 | 分类号: | A01K9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合式 钓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凳,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钓鱼凳。
背景技术
钓鱼休闲具有以下多种好处:一、钓鱼环境有益养身保健。钓鱼于江河湖海,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是养身保健的良好环境。二、钓鱼活动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种不良情绪。参加钓鱼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活跃各种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卫生,防止抑郁症、精神沮丧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绪的好方法。三、钓鱼活动寓健身于娱乐之中。钓鱼者的心情是闲适安静的,手和脑的活动完全出于自然,用不着去克服什么杂念,这种意识和动作的协调一致,正是练功者追求的“形神合一”的功效。四、提高人的反应能力。五、保护和恢复视力。七、使人心态平和。八、强身健体,远离污染。
因此,钓鱼休闲作为人们缓解生活与工作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集娱乐与体育健身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在进行垂钓时,垂钓者需要携带座椅、伞、鱼竿、鱼饵盆、鱼竿拖杆和鱼篓等多种器具,但是由于垂钓场地的地形环境复杂,携带这么器具在垂钓场地活动,对于垂钓者来说极为不便且大大的影响了垂钓者的垂钓乐趣。
经过检索暂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文献。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钓鱼凳,使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便于垂钓者的携带,减轻垂钓者的负担,提高垂钓者的垂钓乐趣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钓鱼凳,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便于垂钓者的携带,减轻了垂钓者的负担,提高了垂钓者的垂钓乐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钓鱼凳,包括座椅、伞架一和伞架二,所述座椅包括座板、靠板和座板支撑架,所述座板的一端能拆装的连接在靠板的一侧上,座板支撑架的一端铰接在座板底部上且靠近座板另外一端的位置;伞架一活动连接在靠板的顶端上且伞架一能沿靠板的顶端上、下升降,从而使得伞架一能从靠板的顶端伸出或回缩到靠板的顶端上,伞架二能拆装的连接在伞架一上,伞能拆装的连接在伞架二上;在靠板上套接有渔具包,渔具包包括背包体和连接在背包体上的背带,当座板从靠板的一侧上拆下、伞从伞架二上拆下、伞架二从伞架一上拆下且伞架一下移回缩到靠板的顶端上后,背包体能包裹住整个靠板和伞架一;
在靠近伞架一的背包体的顶部上设置有拉链口一,通过拉开拉链口一,使得伞架一能从拉链口一伸出,背包体与靠板一侧之间设置为容纳空间,在背包体的顶部上还设置有拉链口二,通过拉开或关闭拉链口二从而使得容纳空间和外界处于连通或隔绝状态,拆下来后的座板、伞、伞架二、鱼竿、鱼饵盆、鱼竿托杆和鱼篓均能放置在容纳空间中。
优选的,所述靠板包括底板、中空支柱一、中空支柱二和横梁;中空支柱一的一端连接在底板上,中空支柱二的一端也连接在底板上,中空支柱一的另外一端和中空支柱二的另外一端通过横梁连接起来,在中空支柱一的一侧固接有座板支撑杆一,在座板支撑杆一的顶部上设置有定位杆一,在中空支柱二的一侧固接有座板支撑杆二,在座板支撑杆二的顶部上设置有定位杆二;
在背包体的一侧上且位于定位杆一处设置有拉链口三,在背包体的一侧上且位于定位杆二处设置有拉链口四,在座板的一端上开有与所述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相配合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通过拉开拉链口三和拉链口四后,将座板的一端放置在座板支撑杆一和座板支撑杆二的顶部上且将定位杆一插入到定位孔一中,定位杆二插入到定位孔二中,从而使得座板的一端能拆装的连接在靠板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伞架一包括伞体支撑杆一、伞体支撑杆二、伞体支撑杆三和伞体支撑杆四,伞体支撑杆一和伞体支撑杆二是中空的;伞体支撑杆一的一端穿过靠板的横梁伸入到中空支柱一中且伞体支撑杆一能沿横梁和中空支柱一上、下来回移动,伞体支撑杆二的一端穿过靠板的横梁伸入到中空支柱二中且伞体支撑杆二能沿横梁和中空支柱二上、下来回移动,在横梁的两端分别开有螺孔一和螺孔二,通过螺丝一穿过螺孔一将伞体支撑杆一顶紧在横梁上以及通过螺丝二穿过螺孔二将伞体支撑杆二顶紧在横梁上,从而将伞体支撑杆一和伞体支撑杆二连接在靠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志明,未经熊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8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系方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变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