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调节神经的导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27829.8 | 申请日: | 2017-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汪立;秦杰;盛卫文;王震;朱平;蒋雄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泰尔茂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装置 导丝通道 神经 调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 承载部件 引导丝 中心轴 电极 内部设置 能量传递 输送部件 推动阻力 引导导管 预定位置 掉落 重合 导丝 偏置 三层 缠绕 装配 承载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神经的导管装置,包括用于调节神经的调节组件和用于将调节组件输送到所述神经的位置的输送部件;调节组件包括用于将调节能量传递到神经的多个电极和用于承载多个电极的承载部件;承载部件具有第一形状和第二形状;导管装置内部设置有导丝通道,导丝通道贯穿整个导管装置,并且导丝通道的中心轴与导管装置的中心轴大致重合;导丝通道由三层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导管装置能通过导引导丝引导导管到达预定位置,同时降低因导丝通道偏置引起的导引导丝推动阻力,避免导丝缠绕、涂层掉落等问题,还能简化装配并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外科,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神经的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顽固性高血压,即使用3种或以上药物(都已经使用一个利尿剂)仍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sBP≥160mmHg),在临床上较常见,其致病因素众多,发病机制不明确,药物治疗效果很差,诊断和治疗技术仍不够成熟,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大难题之一。
最新的动物及临床实验数据证明对肾神经的调节(例如去交感神经)可以显著持久地减低顽固性高血压,例如最近发展出的肾动脉射频消融术。肾动脉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将电极导管经血管送入肾动脉内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肾动脉交感神经局部凝固性坏死,达到去神经的介入性技术。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小,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因此肾动脉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去除肾动脉交感神经的方法。
另外,对肾神经的调节被证明对多种与肾脏相关的疾病有一定效果,特别是肾交感神经过度活化导致的相关疾病。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以导致异常高的肾交感神经活化,从而导致从身体除去的水和钠的减少,并增加肾素的分泌。增加的肾素分泌导致肾血管收缩,引起肾血流量的降低。从而,肾对于心力衰竭的反应可以使心力衰竭病症的螺旋下降延长。
在常规的射频消融导管产品中,有一类是通过导引导丝引导导管进入预定位置。在这类产品中,导管中并列设置有多个空腔,其中一个空腔部分或全部由金属材料形成,用作导引导丝的通道。多个空腔的设置不利于生产装配。
在该类导管上还开设有快速交换口,用于引出导引导丝并对导引导丝进行操作。但是,由于导引导丝的通道相对于导管的中心是偏置的,因此,导引导丝推送阻力较大。此外,导引导丝移动过程中,金属材料会将导引导丝上的亲水涂层刮掉,刮掉的亲水涂层会脱落于血管中,对病人健康造成危害。当旋转导管进行调整时,导引导丝还会缠绕于导管上,导致导引导丝无法前后移动,影响使用。一旦出现导引导丝后撤过多,超过快速交换口时,就难以再穿入,这样就无法调节导管前端电极部的螺旋形状,造成对病人血管的损伤。
另一类射频消融导管产品,不使用导引导丝引导导管进入预定位置。然而,现在的临床医生已经普遍接受了导引导丝作为介入手术的常规使用附件,因此,对不使用导引导丝的导管产品接受度较低。此外,使用导引导丝能起到良好的导向和保护的作用,若不适用导引导丝,导管将难以进入复杂弯曲的血管,尤其是对血管分支的操作难度更大。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既能保留导引导丝及导丝通道的设置,同时又能降低导引导丝推动阻力,避免导丝缠绕、涂层掉落等问题,另外,还能简化装配并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调节神经的导管装置,其能通过导引导丝引导导管到达预定位置,同时降低因导丝通道偏置引起的导引导丝推动阻力,避免导丝缠绕、涂层掉落等问题,还能简化装配并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神经的导管装置,包括手柄、用于调节神经的调节组件和用于将调节组件输送到所述神经的位置的输送部件;
调节组件包括用于将调节能量传递到神经的多个电极和用于承载多个电极的承载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上海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7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准手术能量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