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工皂恒温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6756.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3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黎娅;宋亚辉;郭小月;申冲;孟书广;郎帅帅;李梦飞;贾震国;黄泽军;郭洋;宋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15/06 | 分类号: | B01F15/06;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工 恒温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工皂搅拌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工皂恒温搅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工业上用的,其皂化反应控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称为热制法,这种方法会在制备过程中失去有效的营养成分,并且无法根据需要选择。另外一种是在家庭或者小型作坊里进行的“冷制法”,通过将碱液与油脂在常温或者略高于常温下混合,通过搅拌后制成的,这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并进行温度控制,温度的监控需要依靠人工,且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用的搅拌方式主要为人工,部分搅拌使用了家用搅拌机、打蛋机等。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设计一种手工皂恒温搅拌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工皂恒温搅拌器,解决了手工皂制备过程中搅拌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工皂恒温搅拌器,包括反应器,反应器的底端设置有支架,反应器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的下端连接有驱动器,驱动器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于支架底端;反应器内侧壁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连接有控制器;反应器外壁上设置有加热套,加热套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桨叶。
其中桨叶为杆式和螺旋式复合桨叶,搅拌轴的上端为杆式桨叶,搅拌轴的下端为螺旋桨叶。
其中杆式桨叶至少为一个,且位于上端的杆式桨叶长度为下端杆式桨叶长度的2/3。
其中反应器的外壁上端设有进料口,反应器的外壁下端设有出料口。
其中反应器为锥形,反应器的上端口处设有直管,直管与反应器相通,直管内部设有取样管,取样管上套有连接套,取样管与直管通过连接套相连。
其中反应器与直管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制皂人工搅拌或者人工配合搅拌器搅拌效果差、时间长、消泡不彻底等问题;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套,通过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控制制作过程自动完成物料加热和温度的监控,提高了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使用便利性;实现了冷制法自动制皂,能加快制皂的速度,提高制皂的品质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工皂恒温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应器,2.支架,3.搅拌器,4.驱动器,5.电机,6.温度传感器,7.数据处理器,8.控制器,9.加热套,10.搅拌轴,11.桨叶,12.进料口,13.出料口,14.直管,15.取样管,16.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一种手工皂恒温搅拌器,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器1,反应器1的底端设置有支架2,反应器1内部设置有搅拌器3,搅拌器3的下端连接有驱动器4,驱动器4连接有电机5,电机5固定于支架2底端;反应器1内侧壁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连接有数据处理器7,数据处理器7连接有控制器8;反应器1外壁上设置有加热套9,加热套9与控制器8连接。反应器1用于放置物料。搅拌器3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加热套9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6感应物料反应时的温度,将感应到的温度传送到数据处理器7,数据处理器7进行预订温度的判定,将判定结果传送到控制器8,控制器8控制制作过程自动完成物料加热和温度的监控。
其中搅拌器2包括搅拌轴10,搅拌轴10上设置有桨叶11。
其中桨叶11为杆式和螺旋式复合桨叶,搅拌轴10的上端为杆式桨叶,搅拌轴10的下端为螺旋桨叶。桨叶11一方面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另一方面螺旋式桨叶可以将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从物料底部带到上部,杆式桨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作用将气泡甩到反应器壁上碰撞破碎。
其中杆式桨叶至少为一个,且位于上端的杆式桨叶长度为下端杆式桨叶长度的2/3。
其中反应器1的外壁上端设有进料口12,反应器1的外壁下端设有出料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6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